“教育口号”是教育语言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教育活动中颇为常见。以往我们总有意无意地认为,“教育口号”只是一种“政府的行为”,与教育实践者个人关系不大,更与教育理论研究无涉,不必将其单独提取出来加以甄别、考究。其实不然,“教育口号”作为描述教育现象的语言形式,以其独有的方式影响着参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人,影响着教育理论的建构。 一 按照英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Scheffler,I)的分析, 教育语言主要由三种形式构成: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教育术语应有着较为清晰的涵义和明确的规定;而教育口号一般是非系统化的,在表述方式上也不严谨;由于它通俗易懂,常被人们不加思索地加以接受和传诵;与术语、口号相比,隐喻并不用标准或规定的方式来表述词语的意义,只是借助于对比、类似和相近来论述问题,它与口号一样,也没有标准的陈述形式,缺乏系统(注:Scheffter ,I.,The LanguageorEducation,1963,p.36.)。 但我们似乎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教育语言这三种形式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 首先说区别。 教育术语主要以概念、范畴形式出现,是人们对教育现象的概括性反映,它是人们理性思维的产物,通过将感性认识不断进行加工、提炼而成。教育口号虽然可能会以人们的理性分析、判断为基础,但毕竟是以一种情绪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激起的是人们的情绪化反应(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口号是“主情”的,而教育术语是“主知”的。前者唤起的是人们的情感、情绪的相应反应;后者建立在理性分析之上,给人的是教育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一般性认识。大概也正因如此,教育术语采用一种“冷冰冰”的形式,不轻易随时势而更迭,依社会条件而变迁;而教育口号则采用一种“活跃”的姿态,因时而动,因势而更。在“动”与“静”这架天平上,教育隐喻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它来源于感性认识,而又尚未脱离感性的樊篱;它试图借助理性达到抽象概括的水平,而又苦于没有适当的语词来表达。处此情形,它总是暂且就范于其他学科或其他事物的旗帜之下,藉着它们所提供的语词来表达自己所包括的含义。 三者还有一个区别需要提及,那就是它们所属的群体不同。“教育口号”这种语言形式,多属于教育实践工作者,那些在教育实践中影响较大、传播较广的教育口号,一般地是属于某一政党、政府或在社会上有着广泛影响的个人。而“教育术语”,是属于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他们凭藉概念、范畴阐述问题,表述的是一般的、抽象的知识。“教育隐喻”,多属于教育理论—实践工作者,他们既熟知实际,又多少了解些理论,常通过类比来说明问题。当然,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就一般情形而言的,为了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这些语言。认识到这点至关重要,它提示我们,不同的群体话语形式不同,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亦成问题,一不留神,三个群体之间的对话就成了“鸡同鸭讲”。如此,若教育理论工作者将“素质教育”的口号,作理论的阐释,将其转化为教育上的种种术语,是不当的;同样,一些人将“素质教育”诉诸理性,斥之为学理上“荒谬”、“伪劣”,也是可笑的。如此,“第二课堂”的隐喻有其存在价值,只是这种隐喻不必一定要提升为教育术语,教育理论工作者也不必将其当作术语来看待。 其次谈联系。联系之一在于三者间的相互依存上。无论是教育口号的“主情”,还是教育术语的“主知”,抑或是教育隐喻的“情、知杂合”,反映的都是人类对教育的不同程度、方面、形式的认识。它们是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三者共同结成了教育语言的整体。口号中有时会包含有隐喻的形式,如“全社会行动起来,努力打好‘普九’战役”,此处的战役即是一种“隐喻”。同时,口号中也会将教育术语中阐述的一些理性的认识外显出来,唤起人们的关注,如“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实际上就是将“教育先行”的观念用口号性语言表达出来了。 联系之二在于三者间的相互转化上。术语、口号、隐喻不是各安本位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就拿教育隐喻来说,隐喻的长期运用,因没有更为严谨、精当的词语来代替它,久而久之就有可能演化成为约定俗成的术语。“上层建筑”这个词语,最初并不是一个表示社会结构的学术概念,不能精确地概括与经济基础相对的生产关系,但随着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学说的确立,它逐渐摆脱初始的隐喻形态,而成为哲学、经济学等学科中的重要术语。 二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西方世界还是东方世界,只要教育在国家政治经济的制约之下,只要教育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只要人们还关注教育,就会有教育口号的市场。 “教育口号”的特点至少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简约性 任何教育口号,几乎都使用的是简单明了的语句。它将一些复杂的有着丰富含义的问题,用短小精悍的词语表达出来,真正是言简意赅。就拿希望工程的代表性口号“为了托起明天的太阳”来说,其寓意是深刻的,背后所涉及的问题是多样的。它包容了众多的信息与含义在内:儿童是明天的太阳,我们的世界靠他们来创造,我们的事业要靠他们来继承;然而,在今天,有许许多多的孩子由于贫困却不能入学,不能接受基本的教育。为了孩子,为了明天,为了人类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二)情绪化 口号并不排斥概念、术语的认知意义,但更重视的是概念的情绪意义,亦即强调其情绪感染力。为了能打动人、鼓舞人,引起人心理上的共鸣,口号有时会夸大其辞,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超越了教育术语的咬文嚼字的论述,而倾向于实际赞成或对抗的行动。就此,谢弗勒说,教育口号是为教育运动的主要观念和态度提供鼓励性的符号(注:Scheffter,I.,The Language orEducation,1963,p.36.)。同理,作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您不会对“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