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改革的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以1978年为分界线,划分为两大时期。在此以前,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从1978年末开始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到现在已十八余年。十八年来的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否定了过去长期实行的“以阶段斗争为纲”,把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任务。改革的重心在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打破了人民公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二阶段,以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否定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提出我国要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在工商等各个领域展开。第三阶段,以1992年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改革重心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推进。今年九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任务。中国的改革、开放势头方兴未艾,这是全世界欢迎的,也是不可逆转的。 经过十八余年逐步深化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在所有制结构上,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估计,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国有经济比重已降到40%左右;包括国有、集体在内的公有制经济约占3/4;包括个体、私营、外资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约占1/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不同所有制经济组成的混合经济组织,目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20%。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复合化,给整个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少活力。 2、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增强。现在,95%以上工业生产的消费品; 85%以上农副产品的价格都已由市场来决定。原来不进入市场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也逐渐走向商品化、市场化。 3、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由过去行政指令性的直接控制, 逐步转向用经济手段来进行间接调控。近几年来,通过对财政、金融、计划等体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改革,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建立起来。 4、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互相促进,外贸、 外汇等涉外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经济特区——沿海——沿江(长江、珠江)——沿边(境)——沿主要交通干线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二)经济发展的成就 与一些国家的经济改革往往在一定时期要以经济增长的下降为代价不同,中国在经济改革取得进展的同时,推动了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1979—199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9.9%左右, 高于改革前三十年平均年增长6.1%的速度。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相应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人民币增加到1996年的1926元,增长指数为409.2%; 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由316元增加到4377元,增长指数为296.7%。尤其是最近五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稳定增长的蓬勃局面。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779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1年增长77.1%, 五年平均每年增长12.1%,是新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在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也是名列前茅(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2%, 其中发达国家1.8%,发展中国家5.4%)。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预算资料,1996年中国GDP在世界各国的排位,已由1991年的第10位升到第7位。 改革开放的结果,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紧密。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9年的293亿美元,1991年升至1356.3亿美元, 1996年增长到2899亿美元。1996年比1991年扩大了1.1倍,每年平均增长16 .4%。中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已从第32位提到第11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迅速增长,1979 —1996 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8万余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839.4亿美元,其中最近5年2043 亿美元,数倍于前13年利用外资的总和。五年来外商直接投资1515亿美元,年均增长57.1%,其中1996年417亿美元, 占当年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3,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中国经济的持久、快速发展,将形成巨大的进口和投资要求,为世界各国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带来多方面的机会。 (三)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方式,在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采取的渐进式改革策略,决定了中国必然要经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在过渡时期中,新旧体制并存,必然带来许多摩擦,而体制上的摩擦又同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中国经济在转变过程中面临许多难题,它们也是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反复出现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 所有实行改革和转轨的国家都遇到通货膨胀的挑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先后出现了四次经济过热。过去的经济过热往往引起经济的大起大落,造成重大损失。最后一次经济过热由于正确地实行了“适度从紧,适时微调”的宏观调控政策,和不失时机地对财税、金融和外贸等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才得以既控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相对快速增长(物价上涨率由1994年的21%降到1996年的6.1%;经济增长率由1992年的14%降到1996 年的9.7%,平均每年保持10%左右的速度),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由于旧体制中软预算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尚未根除,由投资饥渴等原因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仍然存在。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尚未完全解除;二是一般水平的加工工业能力过剩,而高水平加工生产能力不足;三是服务业发展滞后;四是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扩张和重复建设,以及地区之间结构雷同现象还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