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渐变与突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书生(1980-),男,安徽枞阳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史(上海 200020)。

原文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有关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点,无论是从时空演变还是长时段估值或分段考察的研究均存在模糊不实之处,原因主要在于各方所讨论的时间、空间、逻辑并不对等,这是由于中国地理范围广大、近代时期时间跨度较长且属于后发追赶型国家之所致。对标全球工业化演进的三个阶段及其表现,从空间和时间二个维度解析近代中国工业化,从中可以发现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在于“变化”的方向和力度。在全球工业化三重浪潮的经验示范和国际竞争中,近代中国能否及时有效地实现合适的工业化渐变和突变,并形成具体可行的方案,有效地加入全球工业竞争并实现赶超,成为衡量近代中国工业化成效的一个新标尺。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6 期

字号:

      一、引言: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点何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全球经济史的转折点,开启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时代。近代中国工业化始于晚清洋务运动主导的新式工业,学界对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判断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仍存在争议。第一,从“点”的角度,着眼于技术进步、生产变化、重大制度变革等线索,借助重要厂矿数量和分布,分析近代中国工业化时空演变节点。新近的修正得出7个阶段,依次为1840-1859、1860-1894、1895-1900、1901-1914、1915-1936、1937-1945、1946-1948年。①第二,从“线”的角度,通过长时段数据估算,认为近代中国工业化是连续的、一致的,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相关研究形成了一个基本判断,即民国初年至二战前期中国工业整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1936年为战前中国工业生产峰值年,1940-1943年或1944年工业生产总值仍超过1936年,出现一个新增长峰。②第三,从“面”的角度,通过分时期考察,认为二战前中国工业化历程颇有成绩、增长显著,但未能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也未能实现中国“工业革命”与经济起飞,继而被日本侵华战争所扰乱。③

      之所以出现这些矛盾的论断,在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多重表现。虽然当时工业经济不断增长,但相对于世界先进国家而言,仍明显缓慢且滞后,在全球份额中的相对位序上呈现下降的态势。④就近代中国工业化所呈现出的多种图景而言,一方面可以看到内在连续有效的工业化历程,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断裂点。故而,从“点”“线”“面”的视角,分别得出明显差异的看法。这里需要追问一个问题: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的关键点在哪里?

      在回答之前,首先需要关注近代中国非常明显的二重特征:第一,地理范围广大,内部差异非常显著,甚至超过了与外国的差别。如果将全国的数据汇总平均,则必然抹平了地方上的差异。特别是在工业化起步的早期,少数城市有限度的工业增长被全国平均之后,看起来或“无足轻重”或“模棱两可”。第二,在近代约一百年的时间跨度中,呈现出多个不同的阶段。这些不同阶段的转折点并不清晰,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个时间段。不同时间点或时间段,有时候形式上可能相似,但实质内容并不同;有时候形式上明显不同,但实质内容却比较一致。因此,需要从空间分异和时间演化的双重维度看待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点”“线”“面”。例如,从空间上看,近代中国工业化很不平衡,不成比例地集中于上海等主要城市,全国意义上的平均必然与局部地区明显不一致。作为全国工业中心的上海,是否已经开启了局部地区的工业起飞,是否具有全国代表性?从时间上看,如果需要判断近代较长时段的工业化历程,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和断裂点,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否比可见的工业化“绩效”测度,更具有指向性意义?

      近年来,关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含义和发展路径已经形成共识,⑤随着相关文献发掘和研究的进一步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史研究出现二个新变化。第一,就文献与数据而言,新的工业数据已经得到整理,例如,资料比较缺乏的1910-1920年代,1937年以后虽不甚完整但丰富的工业数据与文献,能更容易地获得。第二,就长时段的工业化研究而言,近代中国口岸城市与内地地区的工业体系演化,呈现出不同的轨迹与线路。⑥这些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即,如果仅聚焦于1936年工业发展的“峰值”点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与改变,不仅忽略了长时段的内在连续性,而且也忽略了特定时段的断裂点,更有可能掩盖了真相,也一并迷惑了我们。作为后发国家,必然存在一个不甚完整的工业化路径,再加上外部因素,尤其是强烈的战争干扰,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渐变与突变必然交织在一起,从这个视角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真实图景。

      本文将近代中国工业化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首先寻找近代中前期以上海为代表的“口岸城市”的渐变进程,观察其中是否出现了隐形的突变点。其次,关注近代中后期工业化的突变点以及其中潜在的连续性。最后,将近代中国工业化置于全球经济史的视野下,评估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渐变与突变是否合适有效。

      二、近代中前期工业化的渐变和隐性突变

      晚清洋务运动以来,通过购买西方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用工业、制造轮船、兴办铁路、机器采矿,开启了中国的早期工业化,但仍是少数部门和区域的工业化。近代早期的中国工业化不具有全国性,首先从开埠通商的口岸城市开始,这其中的典型与代表即全国工业中心——上海。因为上海的特殊地位及其政治经济发展情形,甚至一度形成了“上海例外论”的说法,以区别于中国其他城市和地区。上海是近代中前期中国局部地区工业化的典型代表,这里拟藉此观察近代中前期上海工业化的连续性与隐形的突变点。

      (一)从贸易中心转向生产中心的趋势

      在讨论近代上海工业之前,首先需要关注近代上海如何从商业贸易转向工业生产。首先,开埠以来,上海是近代中国声名遐迩的贸易中心,各地行帮在沪设有众多“申庄”,本地商人也在各地遍布分销机构,“上海为吾国第一大埠,其所以成为经济之中心者,赖其贸易之发达也”⑦。对外贸易是近代上海经济增长的起点,表现为海关贸易统计册中不断增多的各类进出口商品,不断增多的商品来源地与销售地,以及不断增长的农产品、原材料、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以及相对应的机制品和原材料的进口。当时全国大城市较大规模的商号,均来沪设立申庄或分号。及至1880年代,上海已占全国对外贸易“货物成交”和“款项调拨”总量的80%。⑧“依托上海港内外贸枢纽港地位发展起来的上海商业,以其门类居多、设施先进、交易灵活、服务配套等优势,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奠定了中国商业中心的地位。”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