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支持下学校德育评价的时代转向及其反拨机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邹太龙,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刘天琪,湖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 恩施 445000)。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内容提要:

现代教育评价总是与一定的技术手段紧密关联,作为一股新兴而强大的技术力量,大数据为新时代学校德育评价变革提供了重要支撑。大数据赋能学校德育评价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提高德育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入性,从而构建一个系统而科学的数据密集型评价范式和现代德育评价体系。在大数据支持下,学校德育评价将发生评价理念从科学主义走向人文关怀、评价旨归从管理控制走向育德成人、评价重心从品德现状走向德育质量、评价标准从单一片面走向多维立体的时代转向。德育评价的终极旨趣是反推学校德育的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大数据支持下的学校德育评价有利于实现宏观层面完善德育决策、中观层面优化德育过程和微观层面激励道德成长的反拨功能和本真价值。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21)12-0091-07

      德育评价作为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还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既是检验德育实效性的关键举措,也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推手,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也提出:“学校要认真开展学生的品德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更是明确提出“完善德育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然而,品德本身难以精确量化以及德育效果的多源性、长期性和内隐性特征已经让德育评价变得异常复杂和特殊,加之时代变迁、技术革新、评价范式转型等多重挑战,致使当前我国学校德育评价面临着主体单一、内容残缺、过程静态、功用贫困等问题,“重智轻德”“知行脱节”“以学评德”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掣肘了立德树人的实效。

      迈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时代,传统经验式德育思维已难以为继,基于数据开展德育工作已成大势所趋。[2]作为一股新兴而强大的技术力量,大数据为新时代学校德育评价变革提供了技术红利。大数据支持下的学校德育评价变革既是改进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德育评价现代化和专业化的时代诉求,对于充分释放评价功能、回归“以评促建”的价值本真、让评价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数据赋能学校德育评价的价值意蕴

      作为一股功能强大的技术手段,大数据可以帮助教育者洞察和记录学生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为学校德育评价的现代转型提供技术强力(huge power)。区别于以往凭借印象、经验、感觉等主观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大数据作为一把新兴的识人利器,可以汇集客观、全面而细微的评价材料,有助于实现基于客观数据的德育评价,从而构建一个系统而科学的数据密集型评价范式和现代德育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大数据赋能学校德育评价的价值意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数字记忆提高学校德育评价的客观性

      从很大程度上讲,学生道德评价的可信度高低取决于有关学生道德发展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只有拥有体量庞大、类型多样、客观真实的数据,所开展的道德评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和更可靠。过去由于教育各要素可量化程度低、数据采集手段落后、教育信息化进程缓慢等因素的制约,教育者确实很难获取反映学生道德发展状况的数据,更遑论丰富多样的高质量数据。况且,学生思想领域里的信息采集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具有可重复、条件可控及客观性的特点,传统的数据采集手段在复杂多变的学生思想品德面前是疲软乏力的,道德评价的信度难免会因数据或有效数据的缺乏而大打折扣。

      美国学者戈登·贝尔(Gordon Bell)和吉姆·戈梅尔(Jim Gemmell)指出了生物记忆和数字记忆的明显分殊,前者是主观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具备主观写意、自我过滤的特质,后者是客观的、不掺杂假象的,具备高度的精准性。[3]在大数据支持下,教育者可以摆脱印象积累、主观臆测和经验评价的禁锢,利用数字记忆对学生开展基于客观数据的道德评价。而且,大数据记忆是一种兼具空间拓展和时间延伸的全景式永久记忆,相较于传统的数据采集,不仅维度更多、频度更密、粒度更细,而且还具有实时性、连续性和自然性的绝对优势,海量的过程性数据是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智能设备自动采集的,不会对学生的行为造成人为干扰,这保证了评价不会因为学生的抗拒、迎合或应付心理而失真。另外,数据的外部性特征,即数据在采集时一般不会过多考虑其应用场景和应用目的,其作用完全可能超出其最初收集者的想象,[4]这就极大增强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德育评价的可信度,有利于改变德育评价的主观主义倾向。

      (二)多源异构增强学校德育评价的全面性

      多指标、多层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指标是确保德育评价全面性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德育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应该是一个兼顾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不能仅从某一方面给出以偏概全的结论。[5]然而,由于传统德育评价的信息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学生品德结构中的所有要素不能完全量化,教育者主要通过十分有限的结构化数据来判断学生的道德水平,而更具指示意义的非结构化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价值开发与合理利用,由此导致的可能后果是教育者并不能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德育评价存在片面甚至失真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的今天,学校用于评价学生道德发展状况和水平的数据材料更为全面和丰富。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感知和识别上也突破了时(从离散监测到连续监测)空(从定点监测到全景监测)限制,克服了道德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困境,除了传统课堂的学习记录、教师的日常观察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还有在线教育平台的互动数据、学校智能管理系统中的行为数据以及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表的思想动态和情感流露,更有来自家庭、社会或第三方机构的真实反馈。借助大数据这根“法力无边”的“魔法棒”,教育者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有关学生思想动态、真实想法、道德发展、心理特征、网上言论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有效地将过去因条件不充分而无法覆盖的领域范围都囊括进来。[6]教育者整合并分析这些多源异构的海量数据和庞大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和交叉复验,就能够全过程、全景式和全方位地考察学生内隐的德性与外显的德行,从而全面把握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和道德成长特点,避免出现因数据片面而造成的评价偏差,评价的可信度就会因评价范围的拓展和支撑数据的多元而大幅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