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荫币制改革思想与金融危机应对的当代价值蠡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天生,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蚌埠 233041)。

原文出处:
学术界

内容提要:

咸丰时期,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王茂荫提出两个币制改革方案以应对。清政府暗中鼓励王茂荫负责发行钞币并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以迅速积聚货币,解决清政府的急需,但受到王茂荫的抵制。他试图说服皇帝实施他的方案去制止已经发生的严重通货膨胀。王茂荫的币制改革方案,集中地反映了他的纸币流通思想和铸币流通思想。其纸币流通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货币金属主义;其行钞思想的核心是“以实运虚”;其方法是“数实辅一虚”“纸币兑现”和“运虚”,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对货币流通规律性的认识。王茂荫应对咸丰朝金融危机的币制改革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仍具多方面的当代价值。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1 期

字号:

      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1.09.017

      世界各国学者都在讨论和研究后危机时代金融体系的调整和变革问题,当人们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摆脱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危机时,应当记取先贤处理类似危机的经验,使我们渐行渐慧。这里谨以王茂荫在清咸丰时期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币制改革思想为例,在学术界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分析,并作出其当代价值的判断。

      一、王茂荫应对金融危机提出的币制改革思想引起马克思的关注

      王茂荫(1798-1865),字椿年,号子怀,安徽歙县人。道光朝进士,先后任道光、咸丰、同治朝主事、员外郎,陕西道监察御使、山西道监察御使、礼部给事中、兵部给事中、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兵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王茂荫在任职期间,多次向清朝皇帝谏言献策,其思想集中体现在《王茂荫集》中。

      有学者论,王茂荫“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货币思想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1]也正因如此,在1864年出版的德文版《资本论》第1卷第1篇第3章中,当马克思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指出:

      这种纸币是直接从金属流通中产生出来的。而信用货币产生的条件,我们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还是根本不知道的。但不妨顺便提一下,正如本来意义的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一样,信用货币的自然根源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67)[2]

      马克思在这个注释中特地关注了王茂荫关于“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这段话的德文原文是:

      Der Finanzmadarin Wan-mao-in liess sich breigehen,dem Sohn des Himmels ein Projekt zu unterbreiten,welches versteckt auf Verwandlung der Chinesischen Reich Sassignaten in konvertible Banks noten hinzielte.Im Bericht des Assignaten Komites vom April 1854erh? It er geh? rig den Kopf gewaschen.Ob er auch die obligate Tracht Eambushiebe erhielt,wird nicht gemeldet."Das Komitee',lautet es am Schluss des Berichts,'hat sein Projekt aufmerksam erwogen und findet dass alles in ihm auf den Vorteil der Kaufleute ausgeht und nichts für die Krone vorteilhaft ist."("Arbeiten der Kaiserlich Russischen Gesandtschaft zu Peking über China.Aus dem Russischen von Dr.K.Abel und F.A.Mecklenburg,Berlin 1858",Bd.I.S.47 ff.)

      这段德文的最新翻译是:

      (67)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个奏折,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在1854年4月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斥。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审议报告最后说:“臣等详阅所奏……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卡·阿贝尔博士和弗·阿·梅克伦堡译自俄文,1858年柏林版第1卷第47、48页)[3]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有20多处提到中国,如中国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对外贸易、三大发明和社会经济结构等。此外,《资本论》中谈到的亚洲、亚细亚,从所指内容来看,主要是指中国和印度,如果将这些也算起来,论及中国的地方就更多。马克思研究问题的视野极其开阔,采用的材料经过严格鉴别后,再选择其中极有资料价值和思想价值的部分。当马克思见到德国人卡·阿贝尔博士和弗·阿·梅克伦堡根据俄文翻译的1858年德文版《帝俄驻北京公使馆关于中国的著述》第1卷第47页上介绍的中国咸丰朝大臣王茂荫的货币观点时,做出了那个注释。王茂荫在应对中国当时产生的金融危机时提出的币制改革思想,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观点十分接近,其理论价值被马克思所捕捉,从而使他走进了《资本论》。[4]

      二、王茂荫进行币制改革的两个方案

      王茂荫提出币制改革,直接原因是清政府面临经济困难特别是金融危机。众所周知,清顺治年间曾一度发行少量钞币,以后的康熙到道光近190年时间内,未再发行,其原因多样:一是清政府对历代统治者发行钞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所引起的社会震荡心有虑惧,害怕引起百姓的不满和反抗;二是从道光朝开始,清政府的财政状况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但困难还不十分严重,客观上暂时尚无发钞的必要;三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虽然也有实行币制改革之议和发钞之争,但都因时机不成熟而未能付诸实施;四是在鸦片战争发生后至咸丰朝前,虽然清政府的财力捉襟见肘,似乎应是发钞之时,但其时货币制作材料银、铜的产地——云南的运输通道并未阻隔,银、铜仍可运出,需用随时可以决策等。当到咸丰朝时,事情则发生了根本性和全面性的变化。于是,币制改革就被提到迫在眉睫的议事日程上。

      王茂荫的币制改革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币制改革方案中。王茂荫币制改革的方案有二:一是《条议钞法折》,二是《再议钞法折》。

      (一)《条议钞法折》:第一个币制改革方案

      咸丰元年九月初二日,王茂荫在陕西道监察御史任上,为缓和清政府的财政危机,特上奏《条议钞法折》,提出了10条币制改革方案,其总的目的是既试图以此解决当时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困难,又力图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具体内容可归纳为5个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