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随到赶超

作 者:

作者简介:
肜新春,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44 肜新春(1970- ),河南新野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经济史、制度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家

内容提要:

新中国铁路产业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技术进步层面,实现了由跟随模仿到赶超的路径转换,中国铁路技术进步无疑遵循了经济学的有关理念和制度设计:国家规划与行业发展高度契合,市场换技术的合理规制完成了从适宜性技术引进到有效扩散的转变。当然,比照交通业革命的发展规律,中国铁路技术进步由跟随到赶超的过程中,为保持行业领先主导地位,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20)07-0086-07

       20世纪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尤其是高铁技术的突破,已覆盖除西藏之外的30个省市。到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二位。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七成以上。中国铁路总体技术水平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与日、欧等相比,有优势也有不足。与此同时,在中国提出的“走出去”战略中,铁路行业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品牌,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涵盖全产业链的一批境外铁路项目都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中车设备及产品已出口到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在德国、土耳其、俄罗斯、印尼、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也频频斩获订单。那么,中国铁路的发展是“市场换技术”的典范吗?中国铁路的技术演进路线有哪些特点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行一些相关探讨。

       引言: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

       经济学理论表明,几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均有赖于相关行业的崛起与引领带动,从而导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相关行业的突破性发展与技术创新、技术扩散高度相关。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多有涉及。

       (一)科技创新是技术进步的主要特点。翻阅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工业革命的历史无一不是技术进步和扩散的发展过程,蒸汽时代、电力时代、信息电子时代以及生物科技时代的四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技术创新和发展得以显现的。熊彼特创新理念很好地诠释了技术进步的真谛。1912年,在《经济发展概论》中,他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认为创新是指把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内容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当然,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创新的含义包罗甚广,其与技术的相关性及关联度大小并不是主要判断指标。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是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的。而弗里曼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是向商业化转变,这种转变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技术形式。阿罗(1962)是从内生技术角度解释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的。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运用内生增长理论开始探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问题,包含了从产品多样化模型和产品质量升级模型两个方面。

       联合国经合组织以及美国都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提高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也不例外,2006年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创新价值从范围、过程、实现形式等方面也有深刻认识,认为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①

       从国内外有关经济学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技术进步的主要特征就是技术创新,而这种进步必然会在市场中得以体现,必然会或早或晚、或多或少地取得巨大的市场商业价值。

       (二)铁路行业的发展与技术扩散。铁路的出现以及快速地扩散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大约在1870年前,英国开启了铁路时代,并成为世界铁路活动的心脏和中心。1850年代英国的铁路里程就超过了1.1万公里。

       铁路技术的扩散对英国的影响比其殖民地更大。印度开始修筑铁路时,最初的二三十年里,所投入的设备的每一种产品,几乎都是从英国运过来的。到1863年底,也就是印度进入铁路时代仅仅十年的实践,就已经有300万吨的铁路材料通过3751条船发往印度。在1860年代铁路建设高峰时期,在印度各个铁路上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约有500名。[1]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第一条铁路,都使用或抄袭了英国的技术,很多国家的火车司机也直接雇用了英国人。[2]

       1840年世界铁路总里程还只有8000公里,1860年就突破了10万公里,道1913年世界铁路总里程达到110.4万公里,美国达到40.2万公里。[2]1880年代,欧洲铁路主干线大体上基本形成,法国、德国和英国铁路网差不多都是每1000个居民拥有一公里铁轨。[1]在最高峰时的1920年,美国铁路的载客量是12亿,而在经济衰退见底的1933年,载客量跌落了2/3,仅有4.35亿人,还包括往返上班者。在1930年,铁路承担了75%的客运,到了1970年,这一数字减少到7%。[1]在战时设备、燃油、人员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1941-1944年,城际火车旅行总乘客—公里数翻了两番,从8%上升到32%;城际汽车旅行翻了一番多,从4%增长到9%。铁路货运量在货运总吨/公里数中所占比例,从1940年的61%增加至基数要大得多的1943年的72%;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次数,从1940年的130亿人次增长到230亿人次。[3]

       19世纪的最后25年铁路来到亚洲,1872年到日本,1883年到中国,1885年到马来亚和越南。日本第一条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英国工程师勘察并组织施工。[1]1865年英国人史蒂芬森为清政府挂了庞大的铁路计划,包括四条干线:以汉口、上海、广州为中心,第一条是汉口—上海,第二条是汉口—成都—昆明—缅甸,第三条是汉口—广州,第四条是上海—北京;此外还包括三条支线。[4]1876年的淞沪铁路在英国人、美国人参与下建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