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国民党、旧立宪派与袁世凯的离合关系新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翔宇,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讲师。北京 102249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国民党、旧立宪派、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集团,作为民初政坛的三大政治力量,既存在着妥协与共赢的空间,也有缘于利益分配而产生的裂痕与争斗。国民党稳健派期冀通过邀请袁入党的方式,调和南北关系,但惜未能获得国民党激进派以及旧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袁世凯则利用旧立宪派创办的报刊,捏造传谣“孙、黄、宋暗潮”,并针对国民党改组前后暗伏的矛盾,在利诱的同时加以分化。梁启超归国后同袁靠拢,几经波澜终在议会政治场域成立了与国民党相抗衡的进步党。然而,囿于政治理念的根本冲突,这些为争夺党权话语而临时组建的政治联盟,只能成为转瞬即逝的浮光片影。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9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9)07-0127-09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近代中国从封建王朝转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重建,民初政党政治在畸形变异中发展。民初政党大体分为三大类别:一是国民党为首的旧革命派,内部分为稳健与激进两派,前者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为代表,主张在议会政治轨道内同旧立宪派及袁世凯逐鹿政权,后者以戴季陶、何海鸣等为代表,掀起“二次革命”风说,期冀重新执掌政治话语权;二是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为首的旧立宪派,以黎元洪、梁启超、张謇、汤化龙等为代表,多数系前清立宪派、士绅阶层转化而来,同袁世凯及旧官僚具有紧密的利益纽带,力主亲袁主义,警惕“暴民政治”,但也并非“铁板一块”;三是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集团旧官僚派,作为共和政权的统治阶级,占据了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上风。期间,袁世凯同国民党尽管存在着妥协与对话的空间,但根本利益的不一致,致使双方商榷与暗斗并存;袁世凯与旧立宪派虽有短暂的合作,最终却因袁缺乏建设政党政治的诚意而分道扬镳;国民党与旧立宪派在共和肇建之际一度未能寻找到调和的支撑点,然随着熊希龄内阁的破产,二者渐趋靠拢。

       此前学术界就国会开幕前后各派势力有关宪法起草、总统制与内阁制、总统选举、善后大借款等问题的争论,对民初正义党政治多有关注,故笔者不作赘余之论。①在此基础上,本文拟借助代表民初各政治派别的报刊史料,结合2018年底整理校勘出版的《梁启超全集》等,围绕临时政府向正式政府过渡这一时段,挖掘前人尚未注意到的“总统入党之争”“孙黄宋暗潮”梁启超与“进步党”酝酿之内幕等隐秘史实,重新释读1912-1913年间国民党、旧立宪派与袁世凯三者的离合关系,从而补正史实考订及展现错综复杂的党派交锋,推进学界对该问题既有的研究和认识。

       一、总统入党提议与各派系之纷争

       1912年5月,继南京临时参议院北移,同盟会上海本部也迁往北京。在改组为公开政党之初,同盟会乃为全国第一大政党,不过以黎元洪为首的共和党成立后,在北京临时参议院的势力则一度居于其后。为扭转此被动的党势分野局面,宋教仁遂于8月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等政团,大力吸收前清旧官僚及政客,甚至以应允跨党为条件,组建国民党,同时在各地设立支部。以往学术界仅注意到了宋教仁上述活动,但忽略了国民党一度欲邀请袁世凯入党这一隐秘的史事。实际上,该问题直涉民初政党与总统的关系问题:从国民党的理念看,促成总统入党可增进党势,且同袁世凯达成共享共和政权的合作;从袁世凯的说辞看,总统应超然于党派政团,且秉持中立的立场。

       关于总统入党问题的起源,可追溯至唐绍仪内阁组建之初。其时,国务总理唐绍仪认为“共和时代立在政界地位,非讬庇于政党,无以自存”,并视袁世凯未入政党为同盟会的主张难以贯彻之故,遂屡劝袁加入,然袁未为所动。②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前夕,宋教仁再度发起总统入党之议,称若欲使政党与政府政见相合,则必将先前的“反袁方针”改易为“联袁主义”。③显然,宋教仁的真实用意与吸收各方政客入党相似,拟利用袁的“国有势力”,增进旧立宪派及旧官僚对国民党宗旨的认同,渐而扩充党势。④只是,该议仅系宋教仁等一二人主张,国民党参议员张耀曾、李肇甫、谷钟秀、殷汝骊、吴景濂等并不知情。⑤至8月23日,在孙中山应袁世凯北上邀请,途径天津之际,唐绍仪专门就总统入党问题与之相商,期盼孙藉入京晤袁之机,力争此议获得通过。对此,孙“慨然赞成之”。⑥31日,孙中山趁同袁世凯会谈融洽之际,邀请袁加入国民党。在孙看来,一旦促成邀袁入党的目标,不仅有助于赢得旧立宪派、旧官僚对国民党政纲的支持,而且可在某种程度上平衡国民党与袁的利益。⑦然而,“邀袁入党”之说一经抛出,即刻引发了各派论争。

       在国民党一方,鉴于孙中山、宋教仁代表国民党稳健派力主同袁世凯政府相互提挈,作为稳健派喉舌的《民立报》发文认为若该议实现,无疑有益于平和南北畛域、协调总统与国民党的关系、处理总统与内阁的矛盾、调停临时参议院的党争、促进列强承认民国的进程,以及稳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⑧不过,国民党激进派表示极端反对,《中华民报》认为此举将为袁世凯竞逐正式总统铺垫道路,⑨《民权报》主笔何海鸣指出,袁世凯与国民党存在根本分歧,绝不可能以诚相待,若非邀袁入党不可,则国民党既不能牺牲党纲,更不可奉袁为党魁,仅可将其列为普通党员。⑩

       在以共和党、统一党为代表的旧立宪派一方,反应亦多元各异。其中,仅有极少数人士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如共和党的熊希龄、范源廉表示,借款不成乃因参议院中占多数席位的国民党反对,“若总统加入该党,借款条件必能邀多数之赞成”。(11)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也主张以劝总统入党为改组政府及调和南北党见的根本办法。(12)只是,熊希龄、范源廉等未将此议公开报告于共和党全体。(13)诚然,多数旧立宪派则持抵制态度,或惊讶于该议之产生,如《大公报》感慨孙、袁二人品谊绝无相同之处,居然能“握手交欢,互相称道不置”;(14)或持“调和之论”,建议袁世凯兼跨国民、共和两党;(15)或给予冷淡回应,如《亚细亚日报》认为袁世凯本应坚持“不党主义”,且两者“气味既不相容,利害尤为冲突,将来必至破裂”;(16)《时报》声言假若“袁入国民党后,宗旨变迁”,则共和党不再保持对其基本的信任。(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