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政府行为是最近几年的事。起先是针对教育教学活动中过分功利的倾向而提出的;这种倾向在基础教育阶段危害甚大。开展素质教育很快引起整个教育界的广泛响应和普遍重视,使教育思想改革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这也是这几年我国教育进行巨大而深刻的改革的必然进展。 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很久以来,我们在提教育改革时就包含了教育思想改革的内容。早在1985年党中央就指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还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1 〕教育思想的改革对于整个教育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思想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文革”中被搅乱了的党的教育方针得以正常推行,在持续批判“智育第一”的过程中形成的德育与智育对立的状况得以改变,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随着国家迅速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轨道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上升,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授与学习成为当时学校教育的注意中心。 第二阶段,即80年代中期前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成为教育思想论题中普遍关注的焦点。此间,教育思想十分活跃,不少人呼吁,我们不能培养“知识型”、“字典型”、“高分低能型”人才。这场教育思想的讨论大体以知识与能力相统一的观点被普遍接受而基本停息下来。知识的汲取本不自然形成能力,因而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育所关注的内容,同时,能力也不可能在知识贫乏的土壤上生长起来。西方教育有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优点,我国教育有重视基础知识的优良传统,在我们的教育思想改革过程中应能扬我之长、克己之短。许多人注意到,美国战后出现过的他们自称的教育危机,其重要根源之一是忽视基础知识的传授。事实证明,我国教育思想改革是健康的,没有出现由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的偏颇。 进入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不仅加快了教育体制(诸如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且加快了教学改革,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强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思想改革的核心内容。这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思想改革的第三个阶段。近20年来,我们大体经历了从注重知识传授、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到注重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三个阶段。 我国教育思想改革的进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相吻合的。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教育界迎来了国家转入现代化建设的大好时机,面临迅速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迅速整理修订荒芜了的教材、一代师资空缺急待填补的百废待兴局面,当时真可谓长期动荡,致使教育患下“知识饥饿症”,而面对的世界格局是“知识爆炸”,所以,本已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萌发过的“知识就是力量”的热潮,在阔别20年之后,又在一个新的历史背景下兴起。上述第一个阶段正是与这一背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所了解,迅速崛起的中国也更加了解了世界。很快,不仅我国经济学界,而且教育学界,就明白今日之产业已是大比例依靠科技投入,曾经以体力为基础的生产力已变为主要以智力为基础。尽管被耽误了的中国不得不仍要花很大力气来发展第一、第二产业,但是付出了沉重代价的中国也加快了步伐发展第三产业,并在各类产业中迅速提高智力含量。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使教育界及时敏感到:未来人才的创造力是个关键,而今在校学生们的智力开发便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瞻前举措。上述以强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教育思想改革的第二阶段则是与这一背景密切联系着的。我们也曾有过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类的提法,但过去那种恶劣的政治环境、僵硬的经济体制(统分、统配、统销)和“三十年一贯制”的产品,使这些提法的科学性与现实性没有可能一致起来,所以这些提法未曾对教育思想的变革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只有当思想变革是整个社会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这种思想变革的积极意义才会充分显示出来。这就是我国80年代中期前后的教育思想改革的历史背景。 以注重素质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思想改革更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实。进入90年代以来,有这样几件重大发展变化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1.经过80年代的奋斗,“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2〕;2.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 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3.我们的党和人民已把目光投向新的世纪,“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对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是很重要很宝贵的时期”〔4〕。 这些重大发展变化及现实背景使素质教育被普遍重视起来,是这个时期教育思想改革出现重大进展的社会原因。生产力发展到了更高水平,经济体制面临更深刻的变革,特别富于挑战意义的新世纪更为临近,都促使教育作更深入的思索。“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5 〕的思考自然地引出了“把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带入21世纪”的思考,“把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带向21世纪”〔6〕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