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7)03-0093-05 一、教育过程中的“形”“意”之辩 (一)教育之形 《汉语字典》对“形”的基本解释有:实体:形仪(体态仪表);样子:形状;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对照,比较:相形见绌;状况,地势;古同“型”,模子;古同“刑”,刑罚。其反义词为“神”。现在人们主要用来表示“形态、样子”,侧重于“外貌”的层面。 “形”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解释主要以“形神”的形式出现,《辞海》指出“形神”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易经·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指形体、肉体;神,指精神、灵魂,往往又称精,或精神。庄子认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以精神为形体的根据;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肯定了精神对肉体的依赖关系;《淮南子》认为“神贵于形”,“形有灭而神未尝化”。从老子开始,道家就把世界区分成有形和无形的两种,用流行的术语,它们也可以被称作形而下和形而上。形就是指形态,不是一个表观,而是指实际存在的样子或模样。 以此,笔者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与过程赋予“教育之形”多层含义,首先是教育的基本呈现方式,其次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最后到结构、框架及结构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逻辑关联。 (二)教育之意 意,从字形结构上看,“立”“日”“心”,从心从音,表示从心而生的会意。《新华字典》指出其基本字义包括“心思、心愿、愿望、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料想、猜想”等,同时还包括了“胸怀、内心、情意、意气、气势、意图”等意思。《说文解字》对于“意”的解释为:“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於記切。”“意”表明有“心”的思考,是一种与“心”的结合,比“形”更为深刻。 儒家哲学中,“意”指的是“圣人之意”,即圣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易经·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书”指文字,“言”是指《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象”是指卦象,“意”是指卦象所象征、卦辞所说明的义理、意义、思想等。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王弼在他的《周易略例·明象》中研究了言、象、意三者的关系,并提出了“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认识论。他认为真切地把握“象”就必须扬弃“言”之中介(得象在忘言),真切地把握“意”同样必须扬弃“象”的中介(得意在忘象)。所以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意”表达的是文字、话语、卦象、卦辞等所体现的意义和思想。 本文中“教育之意”的内涵亦有层次。首先是教育文本承载的意义解读,教学内容之间的结构性联系,再到将教学内容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思考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上升到教育哲学的境界,思考教育的理念、教学的价值、教育于人发展的独特作用,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和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形”“意”之变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分为“准教师阶段”“新教师阶段”“熟练教师阶段”以及“专家型教师阶段”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教师对“教育之形”与“教育之意”的把握和思考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同时,每一阶段的专业成长都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呈现阶梯式的上升趋势。 (一)准教师阶段:学形,学意,形意割裂 准教师即在师范院校中接受师范教育、参加教育实习但并未真正踏上教师岗位的大学生。在该阶段,准教师们主要是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以教师、经典著作为引领,处在教育教学的“门外”徘徊、张望阶段。由于准教师主要在学校中学习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缺少实践锻炼,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只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难以深入、透彻地把握;同时,还存在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专业技能不够熟练、社会经验欠缺、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弱点和缺陷。 因此,准教师们只能在文字中学习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步骤等形式、框架上的知识;准教师们只能在学校学习与教育教学的“形”与“意”有关的知识,并且“形”与“意”处于割裂的阶段,并未达到将两者融会贯通的程度。 (二)新教师阶段:得形,忘意,重规范性、形式化学习 教师专业的发展过程,以刚入职的新教师为起点,在教师不同的成长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的发展目标以及不同的困难和障碍。 新教师,是一个已完成了所有职前训练课程(包括学生阶段教学实践)的教师;他已被授予临时证书,并受雇于某个学区;他负有的责任通常与那些较有经验的教师所必须负有的责任在种类上和程度上是相同的;同时,他正处于某个特定学区的第一年。[1]由于刚踏出学校的大门步入实践的舞台,真正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进入教育教学阶段,对学校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教师职业角色的要求和规范所知有限,其面临着如何适应全新的环境与身份、如何转换角色的困难和障碍。新教师阶段的教师们,由“门外”进入了“门内”,但又未能真正融入全新的环境和身份,处于适应和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是教师将在学校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初级阶段,为此,新教师们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争取尽快融入教师的角色以及全新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