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都有哪些新观念?

作者简介:
王燕玲 曾华 张泉 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

原文出处:
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提出以后,教育理论界对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且成为教育理论界探讨的重要理论课题之一。要研究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明确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区别,研究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趋势。特别要从价值观念形态上去认识和把握教育现代化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明确,使我国的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改变我国教育的落后状态。教育的进步,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一、终身教育的观念。终身学习或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欧洲70年代即有人提出,但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由于近年世界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的重大发展,才引起各国的重视。发展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已有不少的成人教育和培训,也有不少老年大学,这已是终身教育的框架。但是现在强调的终身学习,不是简单的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行为,认为各种组织乃至人群都应成为“学习组织”,整个社会应成为“学习社会”,并且认为国家和世界的前途都将取决于它的发展。正像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的,“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概念,就将难以在21世纪生存”。终身教育的必然性主要是:①信息与知识的爆炸。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形成信息和知识的爆炸性膨胀,这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感到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人们也感到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为工作而学习和为兴趣而学习,都是发展终身学习的动力。②各国经济面临全球性竞争。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已形成有密切联系的整体,各国的各种企业都面临全球性竞争。企业也迫切需要它的职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科技、管理和经营水平,以增强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职工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也得不断地提高自己,企业和职工两方面的热切要求推动了终身学习。③电视和各种大众传媒的影响。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中对人们有重要影响,人们可以从它们那里获得知识和信息,也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感情乃至生活方式,为终身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④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它所储存的众多的信息可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以多媒体的形式传递给每一个需求的用户,这就给分散进行的、多种内容和形式的终身学习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多少年来,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只是为他们踏上社会,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做准备。现在教育终身化特别要求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重大改革。在时间上,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提供教育机会;在空间上,正规的学校教育和大量的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并存。实现教育的终身化,体现了一个文明社会对人的生存价值以及人的发展需要的高度重视。

      二、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观念。世界教育界面对“21世纪是个竞争激烈的世纪”,“是一个信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的世纪”。教育要给受教育者的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一教育思想,不仅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并对未来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及方法产生深刻影响。①“学会生存”,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具体表现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作为社会的人,必须懂得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并以此为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保障和改善人们的社会生存条件。这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学会作人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作为自然的一分子,要学会正确处理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的关系。②“学会学习”,是教育终身化的要求。③“学会创造”,创造是人类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手段。如果不会创造而只会重复,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就不可能有更高更好的生存质量和条件。所以教育的责任之一在于开发人的创造思维,教给人们更有效地创造。

      三、教育的个性化观念。教育个性化最基本的涵义可理解为反对强求一律,它要求承认学生在生理智力、文化背景、才能倾向、志趣诸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把握社会要求的同时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避免造就出统一规格的“标准件”,尽可能使其合格而有特色。现代学校教育无疑在大规模、大批量地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它对所谓“因材施教”则可能造成负面影响。除少数门类的人才培养,如艺术、体育方面外,大都是用“大锅煮”的方法,这显然不利于特异人才的培养。而对大多数人而言,也大都采用“考试”这个唯一的单色“过滤器”进行筛选;它像一个没有知觉、没有感情的机器,无视人的多彩的个性差异,貌似公正地运转,而实践证明,由它筛下去的相当一部分是“冤枉”的。教育个性化,它要求教育在现代条件下,更加重视学生感情世界的塑造,培养出富于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和高尚创造力的新人。

      四、教育的民主化观念。社会团体及公众参与教育事业的管理,在发达国家已有很长的历史,且形成了传统,19世纪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干预和控制教育,通过各种手段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域、管理、指挥和监督。教育虽然变成了国家的事业,但在西方国家,社会团体、公众参与教育的传统并未被抛弃。就是在今天,社会参与仍然是当代西方国家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被认为是教育民主化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表现形式。并由社会公众参与向社会公众决策过渡,目的是要使教育更加公正和平等,避免因过分集权造成教育决策的随意性。自下而上的民主参与减少了教育决策的失误,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社会参与教育管理使教育与广泛的社会相联系,教育在服务对象、培养目标、教育内容诸方面,表现出主体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美国教育家说:“在美国几乎找不到完全一样、一个模式的两所学校,造成学校个性差别的恰恰是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把教育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关心教育和支持教育的局面。由于社会参与教育管理,在发达国家,教育不仅是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教育投以较高的热情。教育作为一种公益事业,它不仅从国家那里获得物质资助,而且企业、慈善机构、个人以及其它组织也给予学校各种帮助,教育成了全社会的事业。社会参与、社会支持和社会监督对学校是一种压力,有利于学校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的民主化,不仅关系到教育决策、教育管理的程序以及广泛参与性,关系到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优化,更关系到教育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的普及、教育机会均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教育过去存在民主程度较低的缺陷,现在我国教育领域也注入了一定的民主空气,现在将教育民主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目标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