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在学校语文课程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 在新课程背景下,不同版本的教材异彩纷呈,选文和编排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为学生吸收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只能按上级划定的教材来执教,纵使版本丰富多彩,但教学中我们只能选其一而用之。这就大大降低了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效果,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感觉学生知识贫乏,阅读面狭窄,除了课标推荐的读物外,我们不知道应该再给学生补充些什么内容,学生的语文阅读一直处于欠指导状态;再加上受升学和考试的影响,老师们一到复习时就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的阅读,往往只能从题海中有意无意间汲取。 在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分析研究中,我们重点对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河大版四种版本的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探寻出一套整合教材,比较和使用教材的方式方法——多文联教。 多文联教,是一种利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选取体裁、题材、作者、内容相关或相近的作品组成“阅读群体”,每篇选择最佳角度,进行对照式阅读、“台阶式”阅读、“跨越式”阅读、解读式阅读、延伸式阅读、评读式阅读、互补式阅读等阅读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能够对不同版本的教材互为补充,互相利用,目的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或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对照式阅读——从《一厘米》到《一厘米》 在对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同题材课文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语文版和苏教版的九年级教材中都有一篇毕淑敏的《一厘米》,只是语文版的《一厘米》是小说,苏教版的《一厘米》是剧本。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把这两篇不同体裁的《一厘米》教材拿来进行比较阅读,不仅会让学生对小说和戏剧的相关文学常识有更直观的认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明了小说和戏剧的不同写法,让学生在鉴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同时,获得小说和戏剧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比较小说《一厘米》和戏剧《一厘米》,我们会感受到小说和戏剧的别样魅力:小说枝繁叶茂,戏剧删繁就简;小说旁逸斜出,戏剧节节推进;小说摇曳多姿,戏剧波澜起伏;小说如美游庐山,戏剧如登飞来峰。 小说《一厘米》和戏剧《一厘米》,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风景版本,一个是风景的原生态,一个是开发出的风景区。对照来读,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风景,更深一层,还有我们对“原生态风景的如何开发利用”的思考。这样的一番比较阅读之后,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小说戏剧的基本常识,还有小说戏剧的写作常识和转化方法,以及学生对剧本再创作的兴趣。真是一箭多雕! 二、台阶式阅读——从《列夫·托尔斯泰》到《世间最美的坟墓》 在不同版本相关教材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发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有一篇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河大版八年级上册有一篇《世间最美的坟墓》。而这个坟墓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如果能把这两篇文章对照来读,我们可以从生到死,从外貌到精神,更好更透彻更完整地了解托尔斯泰这个作家,进而体会茨威格的写作风格。 《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茨威格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用夸张、反衬、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托尔斯泰,让我们透过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洞见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和《列夫·托尔斯泰》一样,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也是在着力描写托尔斯泰墓的平常、朴素上狠下工夫。托尔斯泰墓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那逼人的朴素、平凡,这种朴素、平凡与托尔斯泰的崇高威望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更增加了人们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托尔斯泰墓与其他名人墓地的巨大反差,体现出的是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 两篇文章对比着来读,说明托尔斯泰一生的追求与他坟墓的风格的完美统一,才使他的坟墓成为“世间最美的”坟墓,或者说托尔斯泰的坟墓正在无声地展示着他的思想。这种阅读再结合人教版和河大版八年级名著阅读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传”之一《托尔斯泰传》,会让学生对托尔斯泰的认识,从外貌上升到精神台阶,然后再上升到对他全部人生的认知。 这种“台阶式”阅读,适用于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比如,人教版、河大版都有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而苏教版八年级课文有左拉的《在莫泊桑丧礼上的演说》;人教版、河大版都有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而苏教版有爱因斯坦的文章《悼念玛丽·居里》,这些文章都可以通过整合,实现台阶式阅读,让学生对作家作品和相关人物有一个新的认知。这种台阶式的整合阅读,真正可以由浅入深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跨越式阅读——从《秋天》到《秋颂》 我们在不同版本教材相关内容的比较阅读中发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何其芳的诗歌《秋天》,河大版七年级上册有台湾女作家罗兰的《秋颂》。我们把两篇文章进行体裁跨越式阅读,可以发现,同题材的文章,诗歌与散文在选材和写作方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色。 从题材的选取上来看,《秋天》和《秋颂》都注重了画面的构建,画面中都隐含着人的活动和精神。两文都秋意十足,风景如画;两文都画中有人,景中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