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明清日用账簿研究综述

作 者:
刘蓉 

作者简介:
刘蓉,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刘蓉(1991- ),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天中学刊

内容提要:

近年来,史学界越来越重视对民间文献如宗族谱牒、契约文书、乡规民约、笔记日记等的研究,但对日用账簿研究较少。目前,所研究的明清日用账簿主要见于徽州文书、晋商史料、自贡盐业文献、贵州锦屏文书、四川巴县档案、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其他地方及私人收藏。总体而言,受史料限制,相比家谱、契约、书信等民间文献,民间日用账簿的记账方式、账本分类、用途、历史演变等还有待深入研究。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87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6)04-0125-06

       民间历史文献的内容多样,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是反映社会历史发展中各类社会生产关系的原始记录和资料。近年来,史学界越来越重视对民间文献如宗族谱牒、契约文书、乡规民约、笔记日记等的研究。虽然对日用账簿的研究也逐渐兴起,但却远不及上述所提及诸种,对明清日用账簿的研究综述更是没有专题性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明清时期日用账簿的整理情况和研究成果做一梳理,现综述如下。

       一、明清日用账簿的搜集情况

       (一)徽州文书中的明清日用账簿

       徽州文献是历史上的徽州人在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与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徽州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生产、劳动、社会交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状况最真实、具体的反映。从目前已发现的徽州文书情况看,它们所涉及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各种账单、账本。

       1.原徽州地区博物馆及档案馆所藏徽州文书

       “安徽博物馆的徽州档案涵盖了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其中明清时期占99%以上。该馆所藏档案种类繁多,有许多当铺账册位列其中。”[1]1983年,安徽省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作,对安徽省博物馆和原徽州地区博物馆所藏的徽州文书进行了编校整理,于1988年出版了第一部徽州文书资料集《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2],收编文书950件。

       安徽省各级档案馆珍藏不少徽州文书中的账簿,如黄山市档案馆收藏的《己亥复教馆记》,记录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至民国六年(1917年)一位私塾先生的详细收支账目,是研究民间塾师生活的珍贵史料。1996年,安徽省档案馆整理出版了《徽州历史档案总目提要》,收集了安徽省各级档案馆及南京大学历史系图书馆收藏的徽州文书[3]。

       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收藏的徽州文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图书馆所藏的徽州文书,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档案、分家阉书、各种账簿等。该所收藏许多商业账簿,如:明万历“货盘店总账簿”“程氏染店查算账簿”;清康熙“程氏盘存收支总账”,账面金额达十万两白银;清光绪祁门茶商胡廷卿“采售茶叶总登”“茶叶总登”等账簿10余部,再加上“进出总登”等日用收支账簿,总账簿达27部,时间连续、资料完整。这些商业账簿是研究商业史难得的完整资料。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将收藏的徽州文书影印成《徽州千年契约文书》一书,首次向社会大规模地、系统地影印公布了徽州文书[4]。

       3.各地高校收藏的徽州文书

       安徽大学是收藏徽州文书的主力。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编著的《徽州文书》第一辑共计十卷[5],“收入的是归户的文书,五千多份”[6]。例如,收录的《黟县一都榆村邱氏文书》,时间跨度从明代到民国时期,共有文书300多份,内容丰富,其中就包括账单、账册。在其第二辑的第六卷也收录了一些商家的经营账簿[7]。

       南京大学历史系收藏的徽州文书中,商业账簿有250余册,约为总量的一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商业账簿时限上起乾隆年间,下迄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类型多样,如实录簿、誊清簿、总登簿、分录簿、收支簿等。“这些账簿反映的内容涵盖了当时杂货、茶、典当、药铺、布、染坊、冶铁、盐、钱庄、屠牲、船运等各行各业,其中又以前四种为主。涉及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徽商经营的传统区域——长江流域的江浙、皖赣及两湖地区。”[8]

       黄山学院徽州文化资料中心现存有一套84册的系统账簿,记载的时间从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二年(1863年)。“84册账簿文书分属泰和、志成、万龙号三家商号,其中泰和号存有1册《泰和号(道光三十)年庚戌吉立银钱总》,万龙号5册,而志成号却有账簿76册,另有宗谱、寿诞与丧葬开支簿2册。”[9]

       中山大学图书馆是目前海内外徽州民间历史文献收藏最多的机构。它联合该校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相继收购了约21万件珍贵的徽州民间文献,文献内容以账簿、契约、合同、会书等形式呈现,“涵盖田地房产买卖典当、分家析产、会社活动、赋役征发、婚姻继承等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10],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晋商史料中的明清日用账簿

       明清日用账簿不乏晋商所留下来的商业账簿。晋商多以货物贸易起家,清中叶后遍设钱庄开展金融汇兑业务。相比之下,晋商比徽商留下的原始文献少很多。《晋商史料与史料中的晋商》中记载的最大一宗晋商原始文献存放于平遥县西大街“日升昌票号旧址”陈列室,有账册17本[11]。另外,榆次常家庄园存有个体收藏者所藏的一些晋商文献,账册和信函均有。

       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和山西财经学院于1990年编撰出版的大型史料著作《山西票号史料》[12]和2002年出版的《山西票号史料》增订本[13],极大地弥补了山西票号研究中史料的不足。“90年代以来对资料的整理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如李希曾主编的《晋商史料与研究》、穆文英主编的《晋商史料研究》、史若民等编著的《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日本学者滨下武志的资料汇编《山西票号资料集·书简》,收录了大量由中国遗失海外的票号资料。”[14]这些商业史料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就是账簿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