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学的演进与走向

作 者:
叶坦 

作者简介:
叶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经济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近代以来知识专门化、学术系统化的分科产物。但在此之前,它已孕育了很长时间。一个千年文明古国维系其庞大而亘远的社会经济运行,创造出远早于西方且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文明,离开“经济”不可想象,更非以儒家“讳言财利”之说就能一言以蔽之。把握中国经济史学的演进与走向,需要深入了解其源流、功能与价值。

      中国经济史学是中国经济学的“根”

      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史学具有传统和现代两种形态。前者不具有现代分科或研究范式,但与庞大国家的经济发展伴随始终,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自“二十四史”之首《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到历代《食货志》,再到卷帙浩繁的“政书”“经世文编”等中的经济类文献,采用较为定型的编撰体例和大抵衔接的记述方式,汇聚而成传统经济史学的千载流脉。之后伴随西学东渐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其逐步转型成为现代中国经济史学,其典型标志就是现代学科的形成。

      20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经济史学现代学科,经过百年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学术突破。国内研究队伍不断充实,分门别类的科研成果不断丰富,研究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国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史学的研究也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若干阶段,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动力、理论、道路、模式及其历史演进等愈发成为国际学界的研究热点。同时,中国经济学发展及其为获取世界学术话语权的努力,也迫切需要得到经济史学的有力支撑。这些都成为中国经济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但也应看到,与日新月异的经济学其他学科相比,经济史学还相对“冷门”。究其原因,除了经济史学研究有其特殊难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其学理价值和特有功能还没有被充分认识,以致出现经济学的“贫史症”。譬如,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众所周知,而其反复强调经济史学重要性的告诫却往往被忽视——“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吴承明指出,“经济史应当成为经济学的源,而不是它的流”。这就是著名的“源流之说”。他提出,“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即使是最一般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也不能无条件地适用于任何时代或地区。”由此,任何伟大的经济学说都将随着历史发展而成为经济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史”?今天的一切到明天就成了“史”,世间万事万物均不过时空坐标中之一点,都会随着时光演进而成为“史”。经济现象也好,经济学也罢,都会成为“史”的一部分。熊彼特给出了经典诠释:“经济史——是它造成了当前的事实,它也包括当前的事实——乃是最重要的。”研究不断积累的经济史实与发展规律就是经济史学的两大主要功能:一是记述、稽核经济现象和发展史实及其轨迹,研究“是什么”;二是研究经济发展的动能、理论与规律,诠释“为什么”。“史”使人明智,它在不断积累中增添新的“根”,延续经济学的生命。经济史学就是经济学的“根”。

      中国经济史学的研究价值与现状

      作为经济体量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明显不同于西方经济发展实践,对于丰富和发展理论经济学具有重要价值。伴随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脚步,理论研究方法也从吸收借鉴逐步深入到立足本国社会经济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特色发展经验与经济理论。基于充分发掘和把握历史资源,中国经济史学的研究价值体现在构建超越“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建立自身的学术自信。中国经济史学以其独有的深厚积淀和学脉传承,成为创新经济学话语体系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就现状来看,中国经济史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前行,同时紧跟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热点,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提供史实追踪和分析参照。例如“三农”问题及其解决、财税改革、产权制度、国企改革、生态保护、政府职能转变、可持续发展、医疗改革、养老保障等现实问题,无不成为中国经济史学溯源与考察的热点。

      就研究风格来看,中国经济史学除了学科研究对象有所侧重,治学风格大致有三类,即侧重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风格,也可视为各有千秋的“三派”。历史学派注重史料,精于考据;经济学派强调经济方法,长于理论分析;社会学派重视经济的社会关联,着力于综合考察。这些是经济史学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体现,应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就研究成果来看,大体呈现“三多三少”的学术倾向。一是研究成果多而基础理论创新相对少。随着现实经济发展,经济史学的研究内容有较大扩展,加之对研究者科研考核等刚性要求,促使研究成果明显增加,但源头创新或基础理论创新研究还较少。二是有针对性或专门性的科研多而有深度的原创性综合研究少。专门性科研以特定对象为基础逐步深入,这是经济史学研究深化的标识;但有深度的综合性、交叉性、跨学科原创成果还不太多,故也不无“碎片化”之虞。三是紧跟热点、借鉴或模仿他人的研究思路、浅尝辄止的多,而甘坐冷板凳、经得起检验、有生命力的传世之作还较少。

      这样的学术状况,除了归因于研究者个体或科研评价体系等因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原有的学科划分遭遇到新世纪学术发展的挑战,且非中国经济史学所专有。可以看到,现今若干重大问题均非某一个学科所能独自胜任。学术发展在越来越专门化、细密化、精确化的同时,交叉性、综合性、贯通性的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成为鲜明的学术走向。

      深化与打通是中国经济史学的发展走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