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购买力的变化看土改运动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瑞芳(1963-),女,河南鹤壁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河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河南 开封 475001

原文出处:
安徽史学

内容提要:

土改运动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可以从农民购买力的变化上得到集中反映。农民生产恢复和发展后,出售的粮食日渐增多。粮食丰收直接导致农民手中资金的增多,从而引发农民购买力的急剧上升。农民的购买力可分为两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购买,是为了增加土地投入;二是生活资料的购买,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翻身农民购买力的提高,首先体现在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上。如果说土改后农民生产资料购买力的增加反映了农民投资土地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的话,那么土改后农民对生活资料购买力的增加,则反映了农民在生产恢复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刺激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城乡物资交流,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5)04-0033-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使多数农民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改善了农民日常生活。土地改革后一年够吃,二年添置用具,三年有富裕①,无疑是农民生活发展的基本趋向。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集中体现在农村购买力的增强上,故土改后农民生活水平的状况,可以从分析农村购买力的变化上得到集中体现。1952年9月,政务院副秘书长廖鲁言指出:“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改革大大地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全国人民粮食的需要量,增产了工业原料作物。农民的购买力也迅速提高了,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较之1950年即增加25%左右;从几种日用必需品的销售量看:纱布1951年较之1950年增加10%,纸烟增加14%,火柴增加20%,糖增加44%,煤油增加47%,茶叶增加70%。这可看出广大农民群众在土地改革后购买力增长的趋势。”②

      廖鲁言对土改后农民购买力所作估计的基本数据,或许不够精细,但他所作的“土改后农民的购买力迅速提高”的判断,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这一客观事实,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改后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及农业生产提高的状况,而且集中体现了土改后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趋势。本文依据大量档案资料及各地调查材料,通过分析土改后农村购买力的增强状况,揭示土改运动后农民物质生活提升的客观趋势。

      一、土改后农村购买力增加的趋势

      由于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所导致的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土改后农民购买力得到了快速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增加,最先体现在最早进行土改运动的东北和华北老区。由于土改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东北农民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迅速增加。1950年初,哈尔滨市农村服务社帮助农村合作社购买新式和旧式农具的金额,以东北流通券记就达到了12.8亿元。辽东省③东丰县城区铁木业生意兴隆,其生产的铁制农具供不应求。全城私营铁匠炉13户,主要生产农具、马掌,1949年冬交易额平均每天比1948年冬季增加了一倍;木匠铺亦由22家增至28家,其中尤以15家制造大车者生意最好④。与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同步,东北农民对生活资料的要求也增多了。1948年时,农民只要有白土布和食盐就行,而1950年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折合8.5斤粮食为一匹的白布,而要求10.5斤一匹的细布和花布。据哈尔滨农村调查组的报告,1949年冬,松江省⑤阿城县蜚克图区和尚志县元宝村的农民,有60%穿上了新棉衣。蜚克图区新民村吉兴屯贫农李文举家6口人中,只有两个人穿半旧棉袄;中农南海云家6口人则全部穿上了新衣服⑥。

      黑龙江省克山县的调查也显示:该县两年来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是直线上升的,这可以代表北满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克山县民主村商品粮及购买力的调查显示,从1949年秋后到1950年5月,该村已卖出余粮213吨,已购买16亿元(东北币,下同)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⑦。另据新华社报道,克山县民主村1948年每户的平均购买力为361万元,1949年为490万元,1950年为949万多元,较前年增加了163%。农民富裕后,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1948年,该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占总支出的11.8%,1950年增加到23%。据克山县统计预测,1950年冬,农民将增购马5000匹,大车1770辆,麻袋11万条,其他农具也将大幅增多。这样大规模地添置马匹、大车和农具,说明翻身后的农民积极进行着扩大再生产。在生活资料方面,布匹、棉花、皮袄、皮帽、线、酒、煤油、豆油、食盐、袜子等11种物资,占该县农民生活总支出的86%⑧。

      东北农民购买力的显著提高,除了由于工业品价格比农业品价格相对降低之外,主要是由于土地改革后农业增产、农民经济收入普遍上升所致。农民在土地改革后,经过两三年的生产运动,生活水平大都有所上升。据统计,松江省农户上升者占60—70%,吉林省占65%左右,黑龙江省上升比较显著者竟达到54%。辽东省新区土地改革后,经过一年的生产运动,亦已有33.5%的农民生活上升了。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商品的粮食就日益增多起来。据吉林省榆树县三合屯的统计,全年人均收入粮食3石(1石500斤)多,5口之家,除了人吃、喂马、缴公粮之外,可有一半粮食出卖或交换生活与生产资料。副业产品也随之增多,副业收入一般可占农业收入的15—20%⑨。黑龙江克山县农民在出卖的农副产品中,粮食占92.4%,其次为猪和鸡蛋⑩。

      1952年秋,辽西省(11)政府计划委员会组织的农村购买力调查组对义县谈家沟村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952年全村农民购买力总值为68651.2万元,其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者有24420万元(12)。其购买生产资料的品种、钱数及其百分比,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农民对于化学肥料和农药逐渐重视了;二是农民对于饲料、特别是豆饼的要求很迫切。农民对于饲料、特别是豆饼和糠供不应求的状况,表示很不满意。调查组对该村农民在1953年用于购买生产资料作了预计,预计购买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将达30630万元。其购买生产资料的品种、钱数及百分比,如表2所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