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支出水平是衡量农家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枯荣的重要指标,也是农村经济变迁的直观反映。建国初期,中国迅速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随后又快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在此过程中,农家的收入是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近代以来农家入不敷出状况①是否有所改善,农家支出结构处于怎样的变化趋势等等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资料的限制,目前学术界对当时农家支出问题研究成果还较为鲜见,②鉴于此,笔者拟用所掌握的资料对此做一初步研究。 一、农家总体支出情况 (一)合作化完成前农家支出情况 小农家庭是生产、消费合而为一的单位,传统小农的绝大部分收入是用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消费,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高涨,加之农业的丰收,使农民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据推算,1949-1955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5.19元(折合为新币)、63.75元、68.43元、76.76元、76.49元、78.85元、84.94元。③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农家支出水平亦随之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1952~1956年农民的支出构成如表1所示。
从表1反映的情况来看,1952-1956年农民的总体支出水平趋于不断增加。在支出水平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自给性支出所占比重虽在不断减小,但仍占绝大比重,商品性支出所占比重趋于上升,文化生活服务及住房支出所占比重情况变化不大。从调查材料来看,农民的商品性支出也大多用于满足自家的消费,因此,总体来看,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民支出仍具有较强的自给自足的性质。 又如广东省的调查,1952-1956年人均纯收入和支出情况如表2。
表2显示,1952-1956年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户的支出水平也随之增加,在农户的支出结构中,生活消费占了绝大比重,而在生活消费中,食品、衣着及燃料三项开支占农户生活消费的80%以上。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农户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户首先要解决其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在农户的支出结构中,上述三项占绝大比重,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消费是温饱型消费。 在农户现金支出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对1954年23个省15432户农家现金消费支出情况调查,在农户的现金支出结构中,生活性消费支出占绝大比重,为72.03%;生产性消费支出仅占27.93%。④生活性开支大于生产性支出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小农家庭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 又如湖南省8个乡的调查材料,在农民货币分配的生产支出1952年共计12028.99元。其中,第一是家禽家畜(主要是购买生猪),占全部生产支出的32.55%;第二是商品肥料,占29.34%;第三是农具,占9.99%;第四是耕牛,占8.19%;其余是用于生产工具、农药器械及购买饲料等生产支出,占19.93%。1952年用于生产投资的金额占其全部购买力的23.08%,1953年占27.75%,较1952年增加4.07%,1954年占27.27%,较1952年增加3.59%,接近1953年的水平。就农民的生活支出来看,据上述8个乡的统计,1953年共支出29676.39元,其中,第一是稻谷,占全部生活支出的17.51%;第二是布料,占17.06%;第三是食油,占7.24%;第四是食盐,占6.76%;第五是食肉,占6.25%;其余是日用百货、文化用品及医药费用等开支,占45.18%。⑤另据江苏苏南地区12个村的调查,1950年12村现金购买支出折合稻谷1273430斤,其中生产资料支出为141976斤,占总支出的11.15%,生活资料支出为1131454斤,占88.85%;1951年12村现金购买支出折合稻谷1516073斤,其中生产资料支出312837斤,占总支出的20.63%,生活资料支出为1203236斤,占79.37%。⑥从该调查材料来看,1951年比1950年农户不仅支出的规模有了一定的提升,同时生产资料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也呈上升的趋势,购买支出的增加是建立在农户收入水平提升的基础之上的。说明土改后,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高涨,收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改善生活的基础上,生产投资亦逐年增加。 下面我们进一步来考察当时农家的支出结构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1954年农家收支调查资料,农家支出结构整理如表3。
如表3所示,各阶层农户的支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生活开支来看,富农的支出水平最高,达到821.9元,比平均水平高出81.15%,比贫雇农阶层高出1.45倍。从生产支出来看,贫雇农和过去的地主的生产投资能力最弱,分别比当时的平均水平低34.16%和33.21%,而富农阶层的生产投资水平最高,高出平均水平93.55个百分点。在文化与生活服务支出方面,富农和社员户两阶层相对较高,反映出在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基本的温饱解决之后,农民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各阶层农家的生活支出均远高于生产消费,反映出当时农家的消费总体是温饱型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