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02;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6-0093-06 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将人们带入以互联网为平台,以媒体技术变革为支撑,以信息数字化传播为手段的数字媒介时代。相较传统媒体时代,数字媒介时代呈现出诸多特质,例如信息生产上的便捷性与自由性,信息传递上的即时性与开放性,信息沟通上的交互性与平等性等。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也直接作用于中国文艺生产。近年来,新型数字媒介与文艺生产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部分研究者表现出对文艺作品艺术性下降等问题的担忧。2013年“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诗歌相关微信订阅号的推广为人们审视数字媒介时代中的文艺生产提供了新视角。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艺形式,除了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还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的地位逐渐被小说等更符合市民社会阅读需求的文艺形式所取代,尤其是在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大行其道的数字媒介时代,诗歌的边缘化态势更加明显。诗歌的边缘化处境和诗意减退具有全球性,2013年1月22日,《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亚历山德拉·裴特里(Alexandra Petri)发表了一篇名为《诗歌死了吗?》(Is Poetry Dead?)的文章就曾在美国学界引起广泛讨论,研究者们对诗歌现状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诗歌的尴尬境况。在时代语境下,“为你读诗”和“读首诗再睡觉”等公众账号凭借对诗歌的关注而脱颖而出,截至2014年8月,“为你读诗”已经拥有60多万粉丝,每天诗歌的收听人数超过8万,“读首诗再睡觉”中每篇诗歌的阅读量也接近2万。诗歌借助微信平台复活,为忙碌的人们送来精神上的慰藉,诗歌与人近到仅隔一个枕头的距离。这类文艺自媒体的成功与火爆并不是偶然现象,在这之中起推动作用的,除了有文艺本身的魅力和媒介技术的支持,更有媒介变革影响下话语权下移对文艺生产的促进。 一、文艺生产与话语权研究 文艺生产是精神生产的一种,在文艺生产的过程中,知识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资料,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元素。一直以来,人类像对待生产资料一样致力于对知识的收集和利用。为方便对知识的研究,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从认知角度出发,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简而言之,“显性知识”就是能被人们看见,能通过语言、文字、书籍和数据表示、传播和接受的知识。“隐性知识”则不能被语言等其他形式表述,它储存在人类的大脑之中,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一起构成了文艺生产的生产资料,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指涉。基于这种认识,文艺生产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显、隐性知识的双向互动:“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也即“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又经过大脑加工成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显性知识”都是“隐性知识”的外化呈现,但并不是所有的“隐性知识”都能被转化为“显性知识”。因为文艺生产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对“隐性知识”的应用具有选择权,并根据各自的生产目的或生产动机有针对性地决定选择或放弃选择对某些“隐性知识”的使用。这种对“隐性知识”是否外化的选择权构成了文艺生产“话语权”。如果说对知识的占有奠定了文艺生产的基础,那么对话语权的掌控则直接决定了文艺生产的内容与方式,数字媒介时代对文艺生产的影响就主要体现在话语权的转变上。 对于“话语权”的研究由来已久,它广泛存在于包括语言学、文学、社会学等在内的众多学科之中,对于“话语”及“话语权”的多元解读显示出话语权在文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马克思的阶级意识形态、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等,都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话语权进行研究。但话语权作为影响文艺生产的重要因素,除了受意识形态的牵引,还受传播媒体的制约。对于文艺生产者而言,生产的价值通过媒体将知识传播开去来得以体现。如果一种新知识不能传递给他人,人们通常就无法知道它的存在。例如,一位诗人的诗作如果找不到媒体进行传播,他的创作就毫无意义。反之,一旦作品得到了发表的机会,就会受到关注,并可能因此收获荣誉与奖励。从某些方面来说,传播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文艺生产的成效。但在对文艺生产过程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重视对文艺作品本身的研究,而忽略了将知识转换成文艺作品的复杂过程和重要意义。 二、数字媒介时代的“知识/权力”构型 媒介对文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作品的传播,文艺生产的过程就没有结束。以数字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作品的生产与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话语权发生转变,使文艺生产具有了新的特征,形成了新的“知识/权力”构型。 第一种“知识/权力”构型是精英言说下的文艺生产。“精英,是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他们“在一定社会里得到高度的评价和合法化的地位,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有联系”[1]24。传统文艺生产可以被理解为精英意识的言说,借助媒体对作品进行传播,既是精英知识分子占据社会话语中心的意志体现,又是他们表达诉求的主要方式。文艺生产作为精英文化的体现具有先进性、启蒙性和前瞻性。在文艺生产的过程中,精英知识分子因理念和观念趋同形成了精英阶层,在传统媒介时代由精英阶层所创造的文艺作品代表着文艺的发展方向,并形成对文艺生产话语权的垄断,普通大众只能以知识接受者的身份存在,被动接受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灌输,缺乏自行创作和打破文艺生产垄断的权力。在数字媒介时代,通过纸质媒介进行知识传播仍是文艺生产的重要方式,纸质媒介依然象征着学术性和权威性,但精英言说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大众言说的消解。 尽管依靠微信这一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为你读诗”还是难掩其精英特质。“为你读诗”由国际名流社交网络和高尚生活方式分享平台Be My Guest(尚客私享家)携手潘杰客、于丹、邓中翰、陈鲁豫、郎朗等20多位中国各领域翘楚共同发起,其媒体发起单位由包括北京青年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等在内的多家权威媒体构成。凭借发起人和媒体发起单位的社会影响力,“为你读诗”在很短时间内就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仅濮存昕、许戈辉、汪涵等演艺界名流纷纷为其“献声”,更获得了包括北岛、欧阳江河、于坚等诗人的“声援”。依靠发起方的强势资源和诗歌的艺术特征,“为你读诗”完全可以成为“高大上”的精英乐园,用于记录精英们对诗歌梦想的坚守与追寻,但事实恰好相反。这个具有精英属性的诗歌平台体现出明显的亲民特质,每一位普通听众都能够通过“我要读诗”版块上传读诗音频和诗评,而被选中播出的幸运听众也来自各行各业,法官、学生、护士,甚至保安都通过这一平台诠释着自己对于诗歌的独特感悟。在“为你读诗”这个公共平台中,精英至高无上的文艺生产权力遭遇消解,大众获得了与精英一样的文艺生产与表达的权力,但却并不意味着精英影响力的减弱。正是因为精英较强的号召力及较好的示范效应,才使大众聚集起来,并踊跃加入到读诗的行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