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一方面,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快速增长多久?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不断呈现出来:经济的不稳定性因素越来越容易爆发、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经济增长的减贫能力下降、持久性贫困的存在根深蒂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这些目前都是很多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们关心的问题。要能很好地解答这些问题,需要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角度。那什么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呢?本文认为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即效率与福利。那么,要探讨经济增长的质量,则需要探讨一系列的问题,如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到底由什么要素推动呢?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为谁获得?经济增长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居民生活的质量有没有提高?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标准。 虽然有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与衡量标准。现有的大部分文献都是直接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测度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李周为、钟文余,1999;钞小静、惠康,2009;钞小静、任保平,2011等),以此进行地区间经济增长质量的比较分析。这些研究选择的指标范围较宽,涵盖了经济增长、居民生活以及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特征指标,如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环境、收入分配等。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涉及指标的选取、指标的权重以及加总方法,现有经济增长质量指标研究的差异也基本上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上,即在数据可获得性的前提下,考虑指标选择的完备性与合理性、权重的意义和满足特定公理的加总方法(方迎风,2012)。赵英才等(2006)利用这些指标构建了一个评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并对转轨以来的中国经济质量进行评估,他们得出,自1978~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与数量扩张并不同步,即经济规模总量迅速扩张的同时,并没有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比提高。 利用构建单一指数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会存在片面性和静态两个缺陷。它适合于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横向或一个地区不同时间的纵向比较分析,但难以让人看到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内涵,更无法给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政策建议。其次,由于经济增长与福利增长并不一定同步,构建一个指数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很难体现两者的差异,也就很难对经济增长质量给出一个直观的认识。即使构建指标能够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现有研究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也并没有从因素分解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与变动到底是来自哪里。Barro(2002)就利用跨国数据对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Barro也从福利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以及收入差距的相关关系。 如果要从经济增长投入要素的角度选取指标构建质量指数来评价或分析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则本文认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需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出发:一是时间层次上,现在与未来,即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结果现状和这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另一视角是,投入和产出,即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何方,结果去向哪里。本文认为不同的经济增长结构和特征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与改善居民福利是不一样的。因此,本文的首要任务是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标准进行讨论,以中国为例进行比较实证分析探讨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当然,下一步的工作是进行经济质量的因素分解分析,探讨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不同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异的来源。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标准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的标准到底怎么确定呢?本文认为有两个视角的标准:效率与福利。效率标准关注的是经济增长本身,主要探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和持续性。福利标准是关注经济增长的结果,主要分析经济增长带给居民的福利,具体来说,经济增长惠及民众的程度以及经济增长益贫的程度。效率与福利分析是贯穿经济理论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纵观世界不同类别的国家(传统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居民福利有着不同的组合。如果利用这两类标准进行指标构建和比较分析会不会出现相冲突的问题呢?视情况而定。首先,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效率与福利标准并不一定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特定的机制设计框架下,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投资和政府的税收——转移支付体系,我们可以对两个标准进行权衡协调。其次,效率与福利标准存在一定冲突的地方则是福利的分配,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利益都被谁获取了。在初始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不同的人获取的福利是不一样的,一般能力较强、各类资源丰富的人更易获取经济增长的福利,如此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贫困持续性存在。因此,要完备经济增长的福利标准需要进一步兼顾经济增长益贫性,进而探讨收入分配。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应该关注效率。经济增长较快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则说明经济增长的质量较高。如果更进一步确定,则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暂时性的经济增长快慢并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暂时性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有可能是短期的投资、政府消费和外贸(王小鲁、樊纲,2005)、通货膨胀以及暂时性外在社会经济正向冲击。基于此,经济增长的持续与稳定才是经济增长的内在质量衡量的标准。因此,从效率这个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的质量,又可进一步推进到研究经济增长来源于哪些因素。根据经济增长的暂时性与可持续性,我将这些因素分为两大类:短期不可持续性因素和长期可持续性因素:政府消费、资本投资以及暂时性的外在正向冲击属于短期不可持续性因素;教育与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投入、研究与技术的投入可认为是属于长期可持续性因素。Barro(1991)利用跨国数据研究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他研究得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而政府消费、政治的稳定性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蔡昉(2013)指出,靠大规模的政府主导型投资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方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中国亟须通过政策调整,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善中获得更高效率。刘海英等(2004)对中国的研究也得出教育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