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关于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直未能得到学界的充分重视。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或有限,正如《剑桥中华民国史》所说:“在20年代世界经济舞台上无足轻重的中国,却安然度过了那场全球性经济萧条的灾难。”①与传统看法不同的是,日本学者城山智子的新作《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②却表明大萧条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同样巨大。在1931—1935年,中国经济体制停止了正常运转;到1935年3月,上海已经有1000家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更是达到50万。在城山智子看来,大萧条是现代中国形成过程的分水岭。 《大萧条时期的中国》一书分为导论,上、下卷和结论,其中上、下卷共计8章,主要是考察大萧条时期中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机制与后果,同时关注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从这场危机中复苏的结构转变过程。 上卷“通货膨胀与自由放任的年代:1931年之前的经济趋势”,叙述1931年之前,由通货膨胀时期产生的经济制度导致的中国经济衰退。第一章解释银本位以及它如何成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关键纽带。与金本位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同的是,中国采用的是银本位。由于中国不能控制作为商品的国际银价的变化,所以中国易受国际银价波动的影响,国际银价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第二章勾勒了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区域长江下游地区棉纺织业与缫丝业的发展。当时作为中国工业核心部门的纺织业面临原材料供应缺乏灵活性、国际竞争激烈,以及白银贬值导致的汇率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第三章根据对最新获取的资料诸如公司文档、商务合同和银行记录的详细解读,分析了城市纺织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信贷关系的动态变化,特别是中国纺织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经常借贷经营,以及银行债务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等。作者强调1931年以前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白银大量流入导致中国产生通胀预期,工业企业误以为可以通过信贷扩张获利,而金融机构扩大信贷则是因为相信通过可靠的抵押品将避免贷款风险。 下卷“萧条年代,1931—1937年:经济与政治的转变”,重点是考察大萧条的影响,尤其是银价的波动及其政治后果。第四章研究了农村经济的崩溃。由于受到全球性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开始下降,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地区资金短缺,农民生活贫困化与购买力下降。第五章论及城市工业部门的不景气。一方面中国随着其他国家的货币贬值提高了汇率,从而使以出口为导向的缫丝业陷入严重危机。另一方面,农村经济萧条也导致国内需求下降,棉纺织业同样陷入困境。第六章说明在工农业经济衰退的影响下,企业因生产困难不能按时归还贷款,而提供给银行的抵押物也不断贬值,金融业同样陷入危机的漩涡之中,尤其是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第七章分析了经济危机的政治影响。通过考察国民政府与列强国家(英国、美国和日本)之间的经贸联系,认为中国政府在1935年11月实行的废除银本位的货币改革,不仅稳定了汇率,促成了中国经济的复苏,而且成功地避免了中国元(法币)与任何通货集团挂钩,从而使中国经济保持了向世界经济的开放。第八章考察了政府的优势和弱势,以及政府政策在长三角地区工业复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该书的两个研究视角非常独特。一是把中国放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考察,特别重视国内政策与国际经济的关联,其副标题是“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作者认为从19世纪后期开始形成的中国现代经济是一种“对外开放”的格局,与世界经济的变化息息相关。 以1935年11月货币改革的历史背景与决策过程为例。20世纪初,在以金本位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中国实际上是唯一实行银本位的国家,“在中国,白银是本位货币,不仅是交易媒介,还用于平衡预算,而在其他国家,白银只是商品,这构成国际白银贸易最重要的特点。”(第28页)中国易受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波动的影响,却无法控制白银的价格和进口量。当时的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中国境内的外商银行经常用伦敦白银期货来抵付中国的货币交易,其结果是将中国经济同伦敦金融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31年以后多数国家因经济危机的冲击而放弃金本位并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应对危机时,仍坚持银本位的中国顿时陷入白银急剧贬值,白银随之大量外流、国际贸易逆差和国内通货紧缩,城市工业部门和农村农业部门因而出现严重的危机。 只要中国仍然实行银本位制,价格波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无法避免。所以只能建立一种与银本位脱钩,与外币挂钩的新的货币体系。由于美国的“白银收购法案”是搅乱中国货币市场的主要因素,所以中国希望美国能够购买中国的白银,用来换取美元或黄金,作为货币改革的准备金。这样做既可以确保货币改革所必需的资金迅速到位,又不会引起列强之间的政治冲突。但是一直到1935年上半年,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压力下,美国一直不愿意从中国大量收购白银。中国政府于是加紧外交活动,警告美国如果中国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在高银价的压力下崩溃,日本将主导中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总统开始支持美国财政部的立场,通过从中国收购白银来支持中国的货币改革。自1935年11月开始,中国向美国出售了18700万盎司的白银,为中国政府的货币改革提供了约1亿美元的准备金。正是在充裕的外汇储备的支持下,汇率得以保持稳定,法币的可兑换性得以实现,增强了人们对新货币的信心。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国际贸易也开始增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政府掌控货币供应的情况,国民政府在货币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二是对现代中国的政府—市场关系进行批判性地透视。作者重点厘清了中国经济的几种主要关系,包括城乡关系、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