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要角度重新审视价值体系概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拥军、陈志超,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13)05-0015-06

      对“价值”的错误理解严重干扰了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很多学者仅仅从“有用性”的角度理解“价值”。一些学者们则把“价值”概念界定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个别学者开始关注“需要”层次对“价值”体系的影响,但“价值”仍被限于主、客二元分立的视野。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上述看法体现的是一种有待扬弃的、物化的价值观。这与马克思在哲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把价值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哲学上澄清“价值”概念,对于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 “需要”的层次与“价值”的体系

      许多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学者,都从“有用性”的角度出发讨论马克思的价值观。殊不知,这恰恰是一种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就明确地把“有用性”意义上的价值观视为一种“异化”①,把货币价值观视为这种异化的极致。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特别是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卷第一分册中,马克思把货币价值观批判发展为资本价值观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②。按照这一理论,有用性仅仅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下的价值观。这是一种物化的价值观。

      把价值视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既可以视为“有用性”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的扩展,又比单纯从“有用性”角度理解价值高明得多。通常所说的“有用性”仅仅是就物质需要的满足而言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把能满足所有需要和任意一种需要的属性称为“有用性”,这样“有用性”的含义就得到了扩展。我们说一个东西是“有用”的,因为它能满足“需要”。

      问题在于对“需要”的理解。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看法,需要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也可以划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强调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这样一来,对“价值”的理解与“有用性”的距离就越拉越大,因为越是低级需要,越体现出“有用性”的特征;越是高级需要,越难以从“有用性”方面加以界定。很多人都把真善美视为最高价值,宗教和无神论更是强调“终极”价值,这些难道可以从“有用性”的角度去理解吗?

      在当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着广泛的影响。他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一个从低到高的系列。一方面,低层次需要满足了,高层次需要才会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人的行为,已经满足了的需要不再产生激励作用。有的学者分别把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与经济发展的“温饱阶段”、把情感需要和尊重需要与“小康阶段”、把自我实现需要与“富裕阶段”联系在一起。显然,如果“价值”被界定为“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那么,既然需要有高低层次之分,那么价值当然也有高低层次之分。不仅如此,既然中国已经越过温饱阶段,进入小康阶段,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说,“价值”必然也会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这一切似乎都是不言而喻的。恰恰是由于低层次需要没有满足的时候,高层次需要不会显现出来,人们才会把低层次价值当作价值的典型形态,才会把价值理解为“有用性”。问题是低层次需要如果满足了,高层次需要是否一定会产生出来?是否如马斯洛所说的那样,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产生激励作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反例。有的人为了某种理想可以放弃物质享受,甚至为了爱情可以牺牲生命,为了自由可以牺牲爱情,这显然是为了高级需要牺牲低级需要的例子;也有人做了守财奴,低级需要早已满足,高级需要却无法产生出来。在这些情况下,对“价值”的认识就不能满足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了。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关键是必须明确:某种需要“没有显现出来”不意味着它“不存在”。潜能与现实必须分开,人与动物必须分开。即使对于动物来说,潜能也并非总能变成现实,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动物某种潜能的存在;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因此人除了动物的自然潜能外,还有一种社会潜能,可能有的人会实现这种潜能,有的人会实现那种潜能。或者说,有的人有这种需要,有的人有那种需要。

      这就决定了,“价值”必然是一个体系。相对于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价值。这不仅意味着,相对于低级需要有低级价值,相对于高级需要有高级价值;而且意味着,价值有可能是现实的,也有可能是潜在的。我们必须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来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价值体系,否则必然会导致“需要的异化”,比如“低级需要满足了,高级需要却没有产生”,就属于需要异化的一种典型形态。

      二 “需要”的异化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三大形态理论,我们可以把需要的异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对人的依赖性形态,需要的异化表现为奴化;一种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需要的异化表现为物化③。需要的这两种异化都会表现在价值体系中。其中,前者表现为权力至上,后者表现为金钱万能。在马克思看来,只有摆脱两种异化状态,才能形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