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价值研究的新进路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德顺,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哲学一向以关于(伦理政治等)价值问题的思考为主题和主线。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关于价值本质的儒家类似“属性说”与道家类似“关系说”两种思路。对价值问题坚持不懈的关注与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思想成果,成为2000年之后中国价值哲学兴起的丰厚土壤,也是形成其理论特色的文化基因。近30年来,当代中国价值研究受到西方哲学提出的具有普遍性、公共性问题的启示,以新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批判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发展了关系说和主体性思维,力图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当代语境的价值思维路径。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3 年 08 期

字号:

      以价值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冲突,已经成为当代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利益和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中,这个问题不仅凸显了价值研究的重大意义,而且进一步促使我们对价值研究的理论及方法加以重新反思和定位。

      一、价值思维与中国传统哲学

      价值学(Axiology)这个正式名称来自西方哲学,特别是来自新康德主义者的研究和倡导。当代中国的价值哲学研究者接受了该名称,并积极地加入了对它的探讨和建设。但这种“加入”并不是简单地引进、模仿和追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其中具有普遍性、公共性的问题,并以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哲学积淀作为背景,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合当代语境的价值思维路径。

      价值思考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导线索。中国自古以来的哲学传统,着重以“天、地、人”的关系为出发点,以构建种种关于社会、国家的伦理政治体系为目标来进行理论思考。历代各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概念和范畴,往往是诸如“道德”、“仁义”、“善恶”、“美丑”、“贵贱”、“尊卑”、“得失”、“成败”、“吉凶”、“祸福”、“性命”、“荣辱”等价值范畴,而不是传统欧洲哲学中最常见的“存在”、“实体”、“理性”、“经验”、“知识”、“真理”等存在论和知识论范畴。与欧洲哲学传统的主流相比,中国哲学更具有一种以价值哲学为主要线索的人本主义传统。

      以价值观念的核心和最高形态——信仰为例。人们的信仰无疑体现着其价值思维,不同的价值思维造就了不同的信仰态度。一些西方学者以基督教哲学为根据,认为中国人缺少信仰一维。这种印象是将信仰与某种信仰方式即宗教相混同的结果。而在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中,实际上却将信仰与宗教区别对待,即把宗教仅仅当成某种特殊(并非唯一)的信仰形态,不自觉地奉行了一种近似“信仰高于宗教”的原则。以古老的中国文献《周易》为代表,在那里就确立了一种以“天”为最高信仰,以人为关怀对象,追求“顺天应人”的信仰方式。“天”和“天道”被看做是宇宙自然力量及社会人伦秩序的最终依据和最高化身,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最终根据和最高主宰。这种信仰认为“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周易·系辞上十一》)“天”本身并不直接下达指令,而主要是通过圣人的言行来显现;人们从圣人、大人、君子的品德和业绩那里知道天的伟大,再循源遵本,用天的道理说明入世的成败吉凶,指导人的思想和行为。“天”从一开始就是、并且永远是与世俗的人、现实的社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理念和力量,却从未人格化为至高无上的神或上帝。这种逻辑意味着,在中国传统中并非没有信仰,而是有一种不同于神本主义的人本主义信仰;这种信仰并未宗教化,但也不排斥宗教,而是将任何宗教的“神”都当做“天”之下的二级代表,给予接纳和信奉。正是这种信仰方式的包容性,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宗教宽容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样式。不了解这种特点,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中华文化。

      从学理上看,著名中国哲学史学家张岱年总结出“一天人、合真善”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中国哲人认为真理即是至善,求真乃即求善。真善非二,至真的道理即是至善的准则。即真即善,即善即真。……中国思想家总认为,致知与修养乃不可分;宇宙真际的探求,与人生至善之达到,是一事之两面。穷理即是尽性,崇德亦即致知。”①用这种哲学教化训练出来的思维方式,往往更重视事情的“应然”方面,并为此而积累了做人做事的丰富智慧和庞大的价值规范体系②;相比而言,则较少就事情的“实然”方面进行更加系统的追究和构建。正因如此,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曾长期停留于规范思考的层面,而缺少某些元理论的批判和逻辑化的清理,从而未能使早期的许多天才思想得以系统的验证和深化,更未能发展出相应的科学逻辑和分析方法。这导致在一向注重理性和逻辑的西方哲学面前,中国传统哲学未能得到应有的理解和重视,甚至不曾被看做是一种“哲学”。比如,黑格尔曾慨叹说,中国人“两千年以前在各方面就已经达到和现在一样的水平”,后来却“停滞不进”了。③当然,这些情况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价值哲学完全没有元理论层面的思考,更不意味着它的庞大价值规范体系缺少深刻的哲学逻辑。事实上,中国古代“一天人、合真善”的思维导向,就已包含今人看来某种颇为先进的价值理念。例如:在以伦理—政治哲学为主线的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开始就达到了一种共识:人的存在和本性是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因此对价值本质的理解,也就首先集中于对人的本性与价值本性的理解。儒家与道家为此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回答思路,二者之争是先秦哲学达到价值思维制高点的一个例证。

      儒家学说以一种类似“属性说”的方式理解价值。例如,儒家内部一直在争论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的问题,并以此为全部价值观念的基础。在今天看来,无论最终判定人“性本善”、“性本恶”、还是“兼有善恶”,其前提都是把“善恶”当成了一种“性”,即存在者(人)自身固有的属性。它将善恶等价值概念与存在者的存在直接联系在一起,将对人性的解释从客观描述变成了价值判断。例如,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第九》),荀子解释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显然,贵贱被当成与存在者自身构成因素(属性)相关的结果,但隐匿或回避了判断贵贱的真实尺度。这与西方曾流行的价值“属性说”具有一致性。“属性说”是把价值归根到底当做有价值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和要素,而不是把它看做某种关系中的现象。例如当代“属性说”以如下方式进行推理:既然人性是衡量一切对象的价值的尺度,那么人性本身必然先有价值。④这就如同既然我们能够用尺子来量度物体的长短,那么尺子本身一定先有“长短”。显然,这里混淆了生活中“长短”概念的两种涵义(一是描述性的,二是评价性的),把价值尺度的存在与用它来进行评价所得出的结论当成一回事。因此,“属性说”也往往将价值判断当成与知识和真理具有同样效力的观念。这种思路延续了多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