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学概念的精确性及表达建议

——以“教育实践”在日常语用中的问题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宏聚,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教育学概念运用的精确性是避免引发教育学理论困惑的重要前提,以“教育实践”这一重要的教育学概念为例,分析其在日常语用中存在的矛盾与不严谨,指出运用通用定义、约定定义及描述性语言来表达教育理论,可以实现教育学概念表达的精确化,并避免产生理论困惑。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3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教育学领域中,语言分析可以解决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问题”。对教育学语言进行分析属于分析教育哲学范畴,研究语言可以澄清一些由于滥用语言而造成的哲学、教育问题。对我国教育学而言,对教育学语言进行分析特别是基本教育学概念进行语言分析的相关成果并不多见,在过去及当下由教育学概念表述不准确而引发的诸多理论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本文试图对教育学科中的重要概念“教育实践”在日常语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促使教育学语言表达精确化的建议。

      一、“教育实践”在教育学日常语用中的非精确化批判

      以“教育实践”为对象分析教育学概念在日常语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学语言分析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在整个教育学概念体系中,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是教育学研究或教育思维中一对非常重要的基本范畴,二者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教育学中一个难解的、永恒命题。这里需要说明的,对于“教育实践”这一概念而言,最常运用这一术语的群体并非教育实践工作者,而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实践工作者往往不用“教育实践”来表达自己的某一观点,他们往往用“教育实践”的下位概念或更具体、更明确的实践概念来表达教育实践,比如他们常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工作或学校管理等术语代替“教育实践”,而这些活动正是理论研究者眼中的“教育实践”。所以,这里的教育实践日常用法分析主要指的是理论研究者的日常用法分析。“分析教育概念的日常用法,从其思想功能来说有助于澄清某一概念在日常教育实践中是如何被理解的,这种理解也是构成日常教育生活方式的基础。”①所谓“日常语用”学,就是分析语言在日常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意义的学问。教育理论语言是教育理论表达的媒介,借助它展现的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观点与思想,所以,“教育实践”在日常语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有在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语言表述中去发现。下面举例说明“教育实践”在日常语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实践发生的真实性与理论描述中虚拟性的矛盾

      明确概念的内涵是运用概念表达观点的逻辑起点,也是进行概念分析的前提与基础。这里先明确“教育实践”的内涵。“实践”的内涵是构成“教育实践”这一概念的核心结构,何为实践,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1.教育实践具有真实性

      实践的真实性体现在实践是人类的现实性活动。实践的真实性可以从古希腊时期对实践的理解得到佐证。在古希腊,“实践”一词最初是指有生命东西的行为方式。亚里士多德使人类实践上升到一个独立的、合法的领域,他把人类活动首先区分为理论活动、实践活动与制造活动。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意味着全部实际的事物,以及一切人类的行为和人在世界中的自我设定;此外,属于实践的还有政治以及在政治中的立法。②P8显然,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首次以一个独有的领域占据了人类所有行为中一个重要的位置,其最大的特征在于指示实践是有生命东西的行为方式,实践指的是实践的行为,真实性应是其最典型的特殊性。北京大学哲学系赵家祥教授也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的感性活动’或‘感性的人的活动’……直接现实性是实践区别于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②P21实践的现实性最典型的特征或表现是实践一定是符合诸多实践逻辑的活动,违背或忽略了实践逻辑的“实践”是虚拟的实践,是不可能发生的实践。

      实践的真实性还体现在实践是实践主体的实践。实践的主体性是实践内涵的基本要求。现代哲学体系中,把实践定义为“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唯物主义者认为这个定义不够完善,因为它缺乏实践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动因和目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家对实践的定义进行了完善,重新定义实践,认为“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其目的在于创造价值。”或者,也可以简要地表述为:实践是人们为着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切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③P142这个实践定义,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它要优于现代哲学对实践的定义:

      第一,它表明了实践主体从事实践的动因,那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第二,它表明了从事实践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创造价值,为了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第三,它表明了凡是实践,它应是能动,也就是实践主体有意识、有目的而为之;第四,实践一定是实践主体的实践,是客观物质活动,也就是说,实践主体一定是真实存在而非虚拟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存在,而不是抽象的人与抽象的主体。

      总之,通过唯物主义哲学者对实践的定义,我们认识到实践是实践主体所从事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它是感性的,要遵循诸多实践细节如布迪厄所述的惯习、场域和资本等的制约,要符合实践主体生存法则的活动。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教育实践必定是教育实践主体的实践,它是活生生的教育活动,而不应是抽象的、虚拟的活动。

      2.教育实践在理论描述中的虚拟性

      教育实践在理论描述中的虚拟性指的是理论研究者往往忽略教育实践的主体生存状态与诸多发生细节,把实践假定为纯粹理性的活动,忽略其感性与实践主体的真实性。教育实践不是一种纯粹理性活动的过程,它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④何为教育实践的逻辑,它指的是教育实践发生的一般原则,是各种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可能并共同分享或遵循的内部法则。实践发生中的场域、权力因素是制约实践主体进行实践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忽视了制约实践主体的因素而谈论实践何以发生是不现实的:

      访谈老师A:这次课改(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之前有过一次课改,那次课改,小学比中学改得彻底。刚开始的时候,老师们意见很大,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但是上面要求一定要搞愉快教学,没有办法,大家只好下工夫去做。过了些日子,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老师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泼了,爱发言、爱思考问题了,也喜欢上课了,大家真的很高兴。可就在这个时候,区教育局的领导来校检查,看了课以后扔下一句话就走了,“不管你们怎么搞,下次谁的班成绩排在最后谁就下课!”他人倒走了,我们怎么办?又改呀!虽然好不容易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没办法,他一句话,我们老师也要吃饭呀!只好又回到原来的老办法,上课老师满堂灌,下课还要找学生补课,作业不做只有罚站,不补上就别吃饭别回家。你说谁想这样做呀?学生累、学生烦,我们老师也累、也烦呀!效果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子!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