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熹兴修白鹿洞书院始,书院教育就在课程建设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形成了丰富的课程智慧。如果可以从“道”与“化”的视角勾勒古代书院的课程图景,那么就会发现“道——化”课程思想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强调对“道”以一个整体的方式逐层推进地“化”之,强调“化”的过程本身,而不是确切的可测量的结果。 一、白鹿洞书院课程之“道” (一)课程之道的来源 白鹿洞书院是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前身是庐山国学,经朱熹修建复兴后得以闻名,历经宋元明清,书写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朱熹的《朱子白鹿洞规》(后称《白鹿洞书院揭示》)是白鹿洞书院最具代表性的学规,也是后世历代白鹿洞书院洞主奉行的治学准则和课程纲领。其中写道:“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今之为学者,既反是矣。”[1]这里写出了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的两点原因。其一,反对汉唐以来儒学只讲经学的训诂、笺注,而主张为学在于“明义理以修身”,并以此复兴儒学传统,重振儒家纲常伦理。其二,当时的官学“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完全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庸,不仅徒有虚名,而且日渐腐败。同时,当时的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交困之时,加强文治,重整纲常是赵宋政权的当务之急。理学思想是一种关注人性的内向性理论,追求个体的心性超越自身存在以“参天地”,强调“穷天理,灭人欲”,这种超伦理的思想不仅有助于当朝者重整纲常,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也能安抚人心,由此,书院作为理学思想的传播基地得以迅速成长。这两点原因,一是尊古圣贤的传统来源,二是针砭时弊、顺应统治的社会来源,共同构成了白鹿洞书院课程之道的两大来源。 (二)课程之道的选择 《朱子白鹿洞规》中写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为学之序,亦有五焉,其别于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2]朱熹选择了“五教”、“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作为白鹿洞书院的课程之道。选择“五教”是因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人们所要遵循的伦理,而这种亲、义、别、序、信的人世伦常也就是“天理”。为“穷天理”,朱熹又选择了“为学”、“修身”、“处事”、“接物”四个要素。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朱熹庞大体系的根本核心在于建立这样一个观念公式:应当(人世伦常)=必然(宇宙规律)。朱熹包罗万象的‘理’世界是为这个公式而设:万事万物之所以然(‘必然’)当即人们所必须(‘应当’)崇奉、遵循、服从的规律、法则、秩序,即:‘天理’是也。”[3]正如《朱子白鹿洞规》所言:“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4]从“知其理”到“责其身”正是“应当=必然”的课程表现。理并非外在于个体的外在物,而是一种“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的“天人合一”的本体世界。 (三)课程之道的结构 《蔡宗兖洞规说》中写道:“博学者学此五伦也,审问者审此五伦也,慎思者思此五伦也,明辨者辨此五伦也,笃行者行此五伦也。言此五伦,而务实言忠信也;行此五伦,而克谨行笃敬也;处此五伦,而气有不平忿也,意有所私欲也。”[5]在这里,蔡宗兖是在为白鹿洞书院的课程之道排列结构图。首先,“五伦”或“五教”处于课程之道的核心位置。其次,“为学”、“修身”、“处事”、“接物”围绕“五伦”中心呈圆晕状扩散开来:(1)先是“为学”,强调通过学、问、思、辨、行对“五伦”完成认识的掌握。(2)在此基础之上再“修身”,分别从言、行、处三方面将先前的“知”内化到“行”,并实现知行统一,以达到“理”与“人”的合一。(3)然后再依循人与外界关系的圆晕逐步向外扩展,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凡物皆有理,盖理不外乎事物之间。‘处物为义。’义,宜也。是非可否,处之得宜,所谓义也。”“当其寂也,心为在物之理义之藏于无眹也。当其感也,心为处物之义理之呈于各当也。”[6]由此以“心”与“物”感之而推演到“处事之要”,“心”与“物”处之而推演到“接物之要”。 综上所述,这里的课程之道是一个以“五伦”为圆心的五个同心圆(如图1所示)。这种同心圆的结构体现了理学之道在进入课程领域中对人的认识规律的理解,一方面是从知到行的认知理解,另一方面是以个体为中心,在个体与外界的关系建立中不断向外扩散的同一性连锁。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个体的同一性’是一个连接个体和社会系统的在观念形态上有价值的途径。”“这些角色按层级形式的连锁可以看成是向同一性融合发展的第一步——次级的同一性融入到更高级别的同一性中去。次级的同一性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他们只是变成了更大的整体的从属部分。”[7]运用同一性连锁解释课程之道的同心圆,就是说,在“五伦”、“为学”、“修身”、“处事”、“接物”之间存在着可渗透性,这种可渗透性具有融合的性质,使“五伦”位居整个个体发展的中心控制位置,逐步对“为学”、“修身”、“处事”、“接物”这些次级产生连锁作用,构成更大的整体,但又始终从属于“五伦”这一圆心。
图1 课程之道同心圆 二、白鹿洞书院课程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