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主义的喧嚣与缺位

——百年中国美学批判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建疆,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在1950年代和1980年代以来出现过主义的喧嚣。1950年代的主义之争具有政治化、低层次的特点;1980年代以来的美学上的主义之争,却是西方美学各种主义在中国舞台上独领风骚,而中国美学沦落为看客的窘境。造成这种窘境的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深入透视,在主义喧嚣的背后,却是中国美学的主义的缺位。主义之于美学思想和美学流派的建立至关重要,也与文化强国的战略密不可分。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4 期

字号:

      1904年王国维发表了《〈红楼梦〉评论》,研究“《红楼梦》之美学上之价值”,视《红楼梦》为“悲剧中的悲剧”,从此拉开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大幕:以往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审美思想都被系统地整合到了“美学”的名下,中国美学由此诞生。于今走过100多年的中国美学,经历了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期间有许多的历史脉络,而其中的“主义”的变化则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脉络之一。

      主义的喧嚣

      中国现代美学从上世纪初产生后,由于其创始人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坚持了美学的“无用之用”的超功利原则,因而直到1930年代,并未形成美学上的意识形态之争。1930年代以后出现了文艺有无阶级性、是否超政治的论争。1940年代蔡仪《新美学》的出版,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正式登场。有关文艺是否有阶级性,有关美学是功利的还是超功利的论争,一直延续到了1950年代。

      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表面上看是“百家争鸣”,师生之间、专家学者与工农兵之间都可以互相批判。但这种批判从一开始就具有全国性的意识形态论争和阶级斗争的特点。首先,所有的美学问题都被冠以无产阶级的或地主资产阶级的名分,美学具有了阶级性和阶级划分。其次,所有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都被定性为“唯心主义”的或“唯物主义”的,也有定性为“客观主义”的或“主观主义”的,从而中国美学有了清晰的意识形态分野。第三,这种美学的意识形态性总是跟美学的阶级划分紧密相连,如唯心主义美学被认为是地主资产阶级的思想表现,唯物主义美学则是无产阶级的思想表现。第四,由于这种阶级划分和意识形态对立,不少被划归为唯心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受到了政治上的牵连甚至人身方面的迫害。一场轰轰烈烈的美学大讨论,在造就了几位美学家和几个所谓的美学流派后,最后以政治思想斗争的向新的阶段发展,如“反右”、“文革”等而偃旗息鼓。

      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唯物主义美学,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二元论的主客观统一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尽管有着过于鲜明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思想斗争的色彩,但于美学而言,它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以致学界冠以“五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国美学四大派”等学术荣誉,庶几可以遮蔽那段被左倾思潮统摄的政治思想斗争历史。反观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其思想标记和逻辑脉络异常显著。这就是,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是以“主义”来划分阵营、划分派别、划分思想的,而且是以“主义”来确立美学的进步性与落后性、革命性与反动性的。因此可以说,1950年代的中国美学完全是主义的标榜和喧嚣。

      主义是理论的升华,是思想的凝聚,是价值倾向的旗帜,是行动的纲领和口号。但主义是有层次之分的。主义也有自发的和原创的之分。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是自人类有了世界观,就自发地形成了,因此可以说是最原始、最普通、最低层次的主义。而人类于近代所创建的主义,基本上都是自觉的、原创的、有针对性的因而是高层次的主义。

      19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主义的喧嚣,实际上是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中发出的,具有原始性、普范性和低层次性,缺乏原创性。而且若按恩格斯关于唯心唯物的问题只在涉及世界观时才有意义、否则没有意义的说法,这种唯物与唯心的争论是否在美学层面上有效,值得怀疑。因此可以说,与近代西方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结构主义、科学主义等相比,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处在主义的原始层面和低层次上。在某种意义上说,只能称为主义的喧嚣,而非主义的原创和建构。正因为这种主义的低端性,导致了195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原初性。首先,从学科的升级换代上讲,20世纪以来,西方美学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型。正如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评述》所说,西方美学已从自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向自下而上的形而下的美学转变。即从思辨的美学转向实验的、心理的、科学的、语言的美学。出现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和新的流派,而中国美学仍然停留在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上,而且以此为划分唯心主义美学和唯物主义美学的标准。其学术思想的落后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停留在世界观最基本问题上的美学讨论,层次不高,与当代西方美学之间至少有着半个世纪的代差。其次是研究内容的初级性,如对审美有无功利这样的老问题不得其解,以功利满足或革命利益为美,完全无视审美的超功利的一面,从而导致好就是美,有用即美,无产阶级的即美,地主资产阶级的即丑,唯物主义即美,唯心主义即丑等许多美学外行话语盛行。

      第二,封闭性。20世纪是西方各种思想繁荣,各种美学流派争相斗艳的时代,1950年代尤为突出。西方现代主义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于此时方兴未艾。但当时的中国由于政治上的极端封闭,与欧美国家隔离,远离西方思想和文化的主流。大陆很少出版西方的哲学和美学著作,美学研究者很难看到来自西方美学的著作。1960年代中期由《哲学研究》编辑部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资产阶级哲学资料选辑》,也是以“内部读物”的形式在内部秘密交流的。这种现实反映到美学研究上,就是封闭导致的知识贫乏,说大白话,说外行话,说别人说过的老掉牙的话。说是“大老粗”搞美学也不为过。这种封闭性表现得最为突出之处在于,固守唯物主义的藩篱。不敢越雷池半步,以美学的唯物主义为荣,以美学的唯心主义为耻,论者之间的相互攻击,实质上都在为维护自己是唯物主义者而展开。美学讨论的视域被封闭在了这种最为原始最为初级的主义之争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