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亟需一场全方位的教育体制改革

作者简介: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阎光才,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编审;胡守钧,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荣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剑涛,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英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2009年,随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远行,关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上自国家总理、下至黎民百姓的广泛讨论和深思。2010年1月11日至2月6目,温家宝总理更是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整个社会一直在诟病教育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人们关注“钱学森之问”,盖源于人们对中国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深层次问题的忧虑,更是源于对教育难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难以突破的瓶颈的焦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今天,只有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切实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才能合理、切实解答“钱学森之问”。为此,《探索与争鸣》特邀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教育体制改革的文化因素和政治向度、创新型人才好奇心呵护的制度保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创新、社会共生视野下的教育公平、利益导向下教育体制改革的困境和突破口,以及以学术神圣为基石的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等角度破题,全方位寻求教育体制改革的路径。我们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这一话题。 ——主持人 叶祝弟


期刊代号:MF1
分类名称:体制改革
复印期号:2010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探寻“钱学森之问”的解决路径

      1.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2.杰出人才培养:一个制度文化的分析视角

      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

      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总是“只打雷不下雨”

      5.社会共生视野下的教育公平

      6.利益导向下教育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7.突破政治代替教育的瓶颈

      8.学术神圣——大学制度构建的基石

      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顾明远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刚刚庆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伟大的成绩,我们已经从一个充斥文盲的国家转变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60年来,我们也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现在各个领域里的骨干都是解放以后培养起来的。今后的任务是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培养一批杰出创新人才。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任务。我觉得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延长国民受教育年限,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二是培养一批杰出创新人才。最近大家都在讨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来?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太容易。这是一个复杂的、带有系统性的社会问题。有文化传统的问题,有社会环境问题,有教育制度问题,也有劳动人事制度问题等等因素的制约。

      单从基础教育来讲,当前最大的弊端是功利主义、应试教育的干扰。由于这种干扰使我们的教育围绕考试转,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全然不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培养学生智慧能力,而是培养学生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这个弊端人人都看见,人人都痛恨,但就是改变不了,也不愿意去改变。为什么?我只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2007年11月,我在成都市参加青羊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老师、学生和家长。大家都谈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看法。最后要我说点意见。我就说,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首先老师有责任,要把每堂课都上好,让每个学生都听懂学会,这样就可以少布置课外作业;其次家长有责任,学校减少了作业,家长不要给学生加码,现在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学习,周末也不得休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我说: “我最讨厌奥数班,人人学奥数,这是摧残人才。”话音刚落,一位小学生就举手发言,他说: “顾爷爷,你说讨厌奥数班,但我们不上奥数班就上不了好的初中,上不了好的初中就考不上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考不上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将来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我们怎么养家糊口啊?”这样的话出于一个十多岁孩子之口,正是又可笑又可悲。但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可见教育要改革又何其之难!

      但是教育并非无能为力。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改革培养模式和方法,对于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冲破什么传统观念?最主要的是人才观、成才观。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广义上讲,只要有社会责任心,有一定工作能力,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都是人才。但人才是有层次的,杰出的人才只有极少的人才能达到,是人才中的精英。教育要找出培养一般人才和杰出人才的平衡点,就是要坚特公平而有差异的教育原则。所谓教育公平,从最终的结果讲,就是使每个人通过教育都得到充分发展。但人的天赋、生长环境是不同的,只有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也即因材施教,才能使每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公平和差异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如果不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施行一律不变的教育,这对学生来讲是最大的不公平。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却违背了这条规律。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都想把他(她)培养成精英。但是事与愿违,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伤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要改革培养模式和方法。现在的培养模式是知识的填鸭式,而不是因材施教,不是启发式。成才之路是不是知识学习得越多越好,是不是考试分数越高越好?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成才需要有综合的条件,也就是说泥土中要有多种养分,花木才能生长得好。教育最重要的是设计学生成长的环境,指导他(她)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我总觉得,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基础教育最最重要的内容。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恐怕可以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如果学生较早地对某个学习领域有了兴趣,再加上勤奋努力,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我想他将来就能成才。因此,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责任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是十分重要的。

      地方政府的思想要解放,改变教育政绩观,不要给学校压升学指标,要真正为人民负责;把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作为自己的主要责任。为什么山东省能做到的别的省就做不到?为什么成都市能做到的别的市就做不到?为什么有些学校能做到的别的学校就做不到?关键在于思想解放不解放,敢不敢于创新。我们并不反对考试和升学,但升学率是一个常数,这个地区高了,那个地区就低。如果只考虑升学竞争,就会牺牲儿童的幸福。同时改革和考试升学也不是矛盾的,是可以找到一个契合点的。

      教育要改革,要创新。改革创新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特别是舆论界要支持创新,支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要只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创新,怀疑创新。例如这次北大招生改革,实行39所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本来是一项改革创新的尝试,但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且公布八成论者不赞成,这种势头似乎想把这次改革的尝试扼杀在摇篮里。这种舆论环境很不利于改革创新。这使我想起鲁迅在80多年以前的1924年,在北京师大附中的一次演讲,叫《未有天才之前》。他在演讲中讲: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又说: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就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他还批评一些“恶意的批评”,说:“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鲁迅在北师大附中讲话的那一年,钱学森正在附中读书,钱学森正是在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中产生出来的。我们的中小学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天才,但要使天才有生长的土壤。因此,我希望大家都来做泥土,培养出美丽的鲜花和参天大树。希望全社会都来支持改革,同时进行监督,逐步建立起社会诚信,把教育推向科学、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