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程祖进,上海市闵行中学高级教师。(上海 200240)

原文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内容提要:

现今的阅读教学有些畸形发展,过多地注重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魅力”,而忽视了其质疑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十几年接受语文教育,最终绝大部分人成为了崇拜别人、迷失自我、思维定势、只会跟着喝彩的看客。其实,让大脑生成思想要远比生成诗意和浪漫重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质疑思辨的基础上清楚地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自己看法的品质和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弥足珍贵的真谛。教学应该多一点个性、少一点盲从,课堂应该不唯“语文”是尊、唯“欣赏”是崇,教材的选文标准应该不唯“美文”至上。


期刊代号:G351
分类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
复印期号:2009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一、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应具有广阔的视野

      对语文阅读教学指向的思考缘于笔者在高三班级上的一节复习课,教学内容是《咬文嚼字》上的文章《“始作俑者”辩诬》。作者认为,孔子“对以木偶陪葬极其不满,甚至顿足捶胸地诅咒发明这种东西的人断子绝孙”,是因为他不了解“活人殉葬在前,以俑代之在后,俑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文章主要列举了四条论据:1)“商代人殉制度就已盛行”;2)“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后以贵族子车氏的三个儿子以及其余一百七十七人集体殉葬[1],《诗经·秦风·黄鸟》反映的正是这一幕悲剧”;3)战国时代的《墨子·节葬下》中有“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的记载;4)秦始皇“以兵马俑代替了大批的杀殉”。这是一篇观点、论据、论证都有明显错误的文章,但作者旁征博引,文中涉及了大量的文学、文化常识与古汉语知识,作为教师,却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辩证成语“始作俑者”,复习已有知识,培养他们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治学品质和方法,点拨指导辩驳论文的一般写法,提高他们清楚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一节课,师生共同努力,调动已有知识,证明了作者观点的错误和论证的荒谬,为孔子洗清了冤屈。

      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由六个环节组成。一是“导入”,请学生思考:“我们阅读别人的文章是为了得到什么?”二是“交流”,交流短文《“始作俑者”辩诬》的阅读收获。这两个环节的实施,如课前所料,真实地暴露了目前阅读教学的流弊:学生阅读停留在读懂和欣赏的层面上,养成了一味学习和盲目颂扬的思维定势。为了启发学生质疑,笔者请他们找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并概括文章的主要论据,进而提出问题:如果孔子错了,为何先前那么多皓首穷经的研究者没有发现呢?这不合乎生活常理。在大胆质疑的基础上进入重要的第四环节,指导学生“求证”:1)以已有知识,从孔子与《尚书》、孔子与《诗经》、孔子与《左传》(秦穆公人殉之事较早见于《左传》,《左传》乃解孔子《春秋》之作)、孔子与“墨子”等关系入手,证明孔子不会不知。2)查找资料,结合孟子、朱熹等人的相关文字揣摩分析孔子为何对“始作俑者”深恶痛绝。3)证明文中另外两处常识错误。只是证明了作者的错误是不够的,还要把自己的认识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孔子的冤屈。于是过渡到第五环节“表达”:写一篇驳斥《“始作俑者”辩诬》的文章,课上拟个标题表达交流,课后写成文章传阅交流。第六环节是“小结”,借用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名言与学生共勉。像这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指导学生在质疑后如何小心求证、如何清楚表达(口头的和书面的),学生收获颇丰,教师也有效地实现了预期目标。阅读文章,筛选有效信息为我所用,品味、学习文章“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魅力”,是目前阅读教学的两大内容。这些都没错。可是,我们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解是不是也太狭隘了点?语文是包涵“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魅力”,但更应该包涵语言文字中传达的“思想的魅力”!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维之花是世上最美的花朵,质疑思辨要远比一味接受有价值,让大脑生成思想要远比生成诗意和浪漫重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在质疑思辨的基础上清楚地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自己看法的品质和能力,才应是语文阅读教学弥足珍贵的真谛,因为这种品质和能力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

      《“始作俑者”辩诬》一文,如果从“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魅力”的角度看,可以算是一篇好文章,但可惜的是,这罂粟花般鲜艳的背后隐藏的是毒人的“鸦片”——混淆了视听,颠倒了黑白。我们是要把它当作靶子击倒,而不是如一般课堂上对待教材文本那样顶礼膜拜式地赞美。想起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任职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专员时说过的一段话:“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2](P102)文史哲应该没办法彻底分家吧?如果我们语文还只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孤芳自赏,连关系最密切、最亲近的邻居亲朋也互不往来,以致眼界狭隘、思想枯萎、学生厌弃,那就不要奇怪语文教学为何多年来苦苦挣扎却依然步履维艰了,不要感慨我们为何培养不出“能想会干的创造性人才”了,也不要抱怨我们的学生为何十几年接受语文教育而最终绝大部分人成为了崇拜别人、迷失自我、思维定势、只会跟着喝彩的看客了。笔者以为,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败。

      二、教师应打破“文本崇拜”思维

      怎样才能走出这种尴尬?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首先教师应该在清楚语文阅读教学指向的前提下,改变思想认识。阅读其实是多重“对话”,其中主要就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对话是思想的交流,其前提是“平等”。作为教师,不可视文本为真理、视作者为神圣,匍匐在文本与作者面前,跪着阅读,跪着聆听。应该打破唯权威是崇、唯教材是尊、唯教参是从的世俗观念,多点定性,学会观察;多点眼光,学会“拿来”;多点质疑,学会思辨。很欣赏商友敬先生的观点:“如果没有独立评说的空间,教师这个职业就是最窝囊的职业,教书就是受罪。”[3]只有破除了迷信,教师才有可能进行个性解读,独立评说,才有可能培养学生质疑思辨的品质和能力,引导学生一起享受语文阅读的乐趣。

      千古名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几乎所有的教材、教参都把重点难点定位在“讽谏艺术”上,但笔者以为,不管教师在课上如何天花乱坠地分析、品味“语言的魅力和文学的魅力”,学生也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那不痛不痒的“譬喻”二字很快就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缥缈起来。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能再挖得深点、问得多些,便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邹忌能从比美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我们为何不能?因为他有正确的思考方法,因为他是齐之相国。是相国就一定能想得到吗?不一定,可见他有一种全身心投入的主人翁精神。如此说来,邹忌岂不是伟人了吗?不,他还有丑陋的一面,为了私利排挤田忌,差点断送了齐国的前程。人无完人,我们应该辩证地评价人物,正如狄德罗所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伟大与渺小的复合物,这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4]这样教学,对学生的启迪应该会大一些吧。《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又一篇经典课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逼上梁山的林冲便成了逆来顺受的窝囊废的代名词,这几乎是所有教材、教参的共同认识。如果我们不人云亦云,能用心读读《水浒传》七到十一回所写的林冲的故事,就会有更多发现。他是不够好汉,五岳楼、白虎节堂、野猪林等好几次都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被人一欺再欺。不过,我们也会发现他的“不出手”都有原因(或是碍于情面,或是眷恋亲情,或是同情弱小),会发现他还有几次被我们忽视的“出手”。被诬定罪后,他“出手”休了自己的爱妻,让她另寻一个好人家;在野猪林,他“出手”阻止了鲁达,不让鲁达打杀两个公人,说“非干他两个事,……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到了沧州,他“出手”拒绝了李小二的报答,“我是罪囚,恐怕玷污你夫妻两个”……这就是林冲,他心里不是只有他自己,相反常常替别人着想;他的每一次“出手”与“不出手”都与一个“情”字有关,爱情、亲情、友情、人情,他有万丈豪情,又有千般柔肠。多情未必非豪杰,能爱能恨,这才是英雄本色!如此解读,是不是有一种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全新感觉?对培养、提高学生辩证思考、全面评价的能力是不是大有裨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