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爱德(1880-1962),即Eduard Kann(亦称E.Kann),又译名为阚恩,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著名外籍中国货币金融问题专家。他对中国当时混乱而复杂的币制有着通透的了解,支持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耿爱德的著述颇丰,并从多角度、大范围来看待中国币制改革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对于耿爱德的介绍及相关文章,所见甚为有限,仅有介绍其生平和著作概要的寥寥二三篇①;对他关于中国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和观点,则缺乏系统的梳理和评价。笔者试对耿爱德及其对中国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进行述评,探究外籍专家对于中国币制及币改等诸方面问题解读的角度及方法,并结合史实予以评价,以拓宽中国近现代金融史的研究层次。 一、耿爱德的生平 耿爱德生于奥地利,多年侨居于中国,从业于金融界。他具有丰富的金融知识,对中国的货币制度有着深入的了解。耿爱德喜好收藏中国钱币,收藏的重点是中国机制币,并有相当的研究,居沪时曾任上海西侨货币研究会会长。二战时,奥地利被德国吞并,故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德国人。②耿爱德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移居美国,亦在泉界被称作美籍收藏家。 耿爱德1901年进入英国银行界服务,次年被派往在中国的分行工作。他1902年至1949年间长期在华居留,20世纪一二十年代服务于英法等国在华银行,三十年代后开始从事金银条块的买卖,定居于上海。因有着丰富的金融从业知识,耿爱德常被国民政府就特殊金融问题征询意见,还曾受聘任职于中央造币厂顾问委员会。二战期间,因其向来与中国人民较为友好,1942年时曾被日军扣留,被释后仍从事金银条块的交易,1946年后数次赴美游历,并最终决定定居于美国。1948年至1949年间,许多在华外籍人士纷纷抛售珍罕的中国钱币,以回收资金,耿爱德乘机收进许多稀世珍品,特别是金银币,成为他后来著书立说时的宝贵资料。此外,还可知耿爱德是精通国外汇兑业务的专家。中国银行1915年开始试办国外汇兑业务时,当时上海分行的副经理张嘉璈和后来成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的陈光甫等人,都曾到专家耿爱德处学习过外汇业务。③ 因长期在金融界工作并从事金银交易,耿爱德有大量机会接触到各种币材的货币,也收集了不少当时的金融及货币问题的资料。他的论著原文由英文写成,在华公开发表者多被翻译成中文,译文也多在当时的权威性刊物上发表。因其视野广博而独特,所述有关中国金融及货币方面的数据较为可信,屡为后人引用。在著述方面,耿爱德最主要的著作有两种,一种是他在1926年写成出版的《中国货币论》(The Currency of China),翌年再版,1928年夏间由蔡受百译就,192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文版,1975年在纽约被翻印;另一种是他定居于美国后开始写作的《中国币图说汇考》(Illustrated Catalog of Chinese Coins)④,1954年自费印刷出版,书中图例均出自其藏品,是关于中国机制币方面的不可多得的参考书,并于1966年再版。耿爱德还在当时中文的财政金融类刊物,如《银行周报》《中行月刊》《中央银行月刊》《社会经济月报》等,发表论文数十篇,部分为时评及杂记,部分为其研究中国金融及货币问题的文章。前者如《一九三五年白银潮流中之中国经济状态》⑤和连载于《社会经济月报》的《金融杂记》多篇⑥,后者如《中国之通货危机》⑦和连载于《中行月刊》的《最近中国发行纸币之沿革》。⑧此外,耿爱德还有部分以英文发表于各类英文版杂志的连载文章,后多结集为单行本印发,所知者有《中国对内公债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s Internal Loan Issues)、《中国造币史》(The History of Minting in China,又译名为《中国机制币史》或《中国机器造币史》)、《中国金币史》(Coinage of Gold in Chinese)、《中国流亡政府试造币》等等。⑨ 就著述之丰而论,当时的外籍学者恐无出其右者。在早期的中国近代机制金银币收藏领域里,谈得上丰富的人很多,但能出书论述的就很少了,而其中资料详尽完整者,则以耿爱德所著的《中国币图说汇考》为佼佼者。此外,耿爱德的英文著述在我国泉界中较有影响的是《中国造币史》⑩,主要内容为对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各省造币厂的历史及所铸造机制币的介绍。当时的中国政局比较混乱,地方政权各行其是,各地的造币厂也多听命于地方政权,大都既不严格执行中央的造币计划,也不向中央政府财政部门按期如实报告其生产情况,故统计资料极为缺乏。耿爱德以其个人收集的资料写成此文,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参考资料。除著述外,耿爱德还收藏有大量的中国货币,种类繁多,以机制币为主,有些极为罕见,是著录中的精品。虽然他自认为其藏品在同好的西方人士中不如邬德华(11)(Alphonse Marie Tracey Woodward,又译名为伍德华特)丰富,就其藏品中被出售者来看,也相当可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中现藏有中国银锭332件,其中的190件为其旧藏,是该馆于1978年购得的。(12) 二、耿爱德的著述 在中国货币史的研究方面,耿爱德的著述中最有价值、影响最为广泛的是他在上世纪20年代写成的《中国货币论》一书。该书虽名为《中国货币论》,但研究的对象实为金属币,兼论及币材、国外汇兑及造币厂等,并未涉猎于纸币。耿爱德在书序中称,“民国肇造以来,币制屡有重大改革。”为弥补“关于中国币制之著作过少”的缺憾,加以总结自己在华各大商埠经营银行业务二十余年的经验,著成此书,主要目的“在适应银行界及商人之需要,间接亦足供历史家、统计家以及一般注意中国经济情形者之参考”。《银行周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蔡受百在原书初稿写成二年后将之翻译成中文,因译稿期间又得耿爱德惠示新稿若干,其译稿较原书第二版“更为新颖丰富”。在原书译成后,蔡受百亦写序言一篇。他认为“挽近吾国研究货币及汇兑之书,不可谓不多,顾类皆陈陈相因,颇少博大精深之作。”而耿爱德所著之书的资料来源于历年搜求所得,“取精用宏”,“吾读之认为惬心之作”,不可不读。(13) 英文版的《中国货币论》于1926年在华出版,随即销售一空,次年再版。《银行周报》曾对该书的内容做了介绍,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报社多次接到读者来函,请将原书转译刊出。经报社与耿爱德商定,将原书择要译出,“以飨读者”,由蔡受百负责翻译。蔡受百在译书过程中,得到他的老师沈籁清、徐寄庼、《银行周报》总编戴蔼庐及社中同仁等的指点。沈、徐、戴等人都是当时上海金融界中的知名人士,了解国内币制诸情,对其译书当有不少点拨之处。《银行周报》先后刊出《中国银币流通史》《世界银市略史》《中国辅币流通史略》《中国用金状况》《中国铸发铜元之经过》《论上海之外汇交易》《中印间之大条银市》《上海之大条银市》(14)等多篇译文,均为原书中的精要。中译本随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