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22x(2008)03-0090-09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国民收入是目前近代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瓶颈。到目前为止,可以使用的国民收入数据只有10年左右,而且不能形成连续的时间序列。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直接、间接涉及国民收入的重大研究课题受此瓶颈限制,均无法深入研究。现有的十几个数据,大都集中在民国以来的时段里。中国社会科学院已故经济学家巫宝三先生(1948)和美国学者叶孔嘉博士(1977)先后估算了1931~1936年中国的GDP,南开大学已故经济学家刘佛丁教授(1997)估算了1914年中国的GDP,清华大学陈争平教授(1995)估算了1920年中国的GDP。在此基础上,笔者(1996)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估算了1927~1930年的GDP。以上成果归列于表1。
说明:按中国批发价格总指数折算,见王玉茹《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第75页;海关两1.00=银元1.55。 本文意在使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其他相关数据,估算出1913~1936年时间序列中所缺乏年份的GDP数据,使之形成一个较好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便在其他研究中参考使用。同时,也希望在学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从总供求关系角度的GDP估算 在商品市场上,价格是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动的。在总供给一定时,总需求越大,价格越是上涨;在总需求一定时,总供给越大,价格越是下降;总供给和总需求都变化时,价格变动的方向取决于二者的力量对比。下面的函数可以清晰地表达这种逻辑关系。
从统计数据角度来说,事后(ex-post)均衡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一个数字。我们通常所说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或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供求失衡,都是事前(ex-ante)概念。而事前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无法统计的,我们必须将二者之一用其他变量替代,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分析。经济学研究经验认为,货币量可以作为总需求的替代变量,因为,总需求是指有效需求,通俗地说,就是掏钱买东西。既然是买东西(消费品和资本品)的钱,显然,用
作为总需求的替代变量是最为合适的了,因为,
包括现金和可开列支票的活期存款。众所周知,总供给用GDP数据是最合适不过了。按这样的思路,将上式变量做适当调整,则有:
模型(4)各项检验指标都是不错的,反映出我们所做逻辑分析的正确性。接下来,我们所做的工作是,根据刘佛丁教授估算的1914年GDP数据、陈争平教授估算的1920年数据和笔者估算的1927年GDP数据,以及许涤新、吴承明②、陆仰渊、方庆秋③几位先生的大作,对模型(2)的系数做出修正,然后,代入1913~1926年的
和P数据(见表3),估算出了这一时段的GDP数据(见表3),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参考数据。 二、从进口角度对GDP估算值的验证 我们利用总供求模型估算出了1913~1936年的GDP数据后,需要进一步验证数据的可靠性。首先,我们从进口角度做验证。众所周知,一国的进口额高低主要取决于收入高低,在考虑实际进口额(剔除进口商品价格变动因素)的情况下,汇率是另一个重要的进口影响因素。这一逻辑可用下面的函数表示:
式(5)中,IM表示实际进口额,Y表示实际GDP,e表示汇率。一阶偏导数大于0,说明两个变量均与进口额正数相关。需要说明的是,在贸易理论模型中,汇率与进口额一般表现为负数相关的关系。但是,近代中国的汇率是以间接标价法计算的,即一单位白银等于多少便士、多少美分。因此汇率与进口额之间关系与直接标价法下正好相反。我们先将这一逻辑用1927~1936年的数据(见表4)检验。
从各项检验指标来看,模型(6)的效果是不错的,说明1927~1936年,中国确实存在这种函数关系。接下来,我们将上一节估算的1913~1926年的GDP数据加入,用1913~1936年的GDP、汇率和实际进口额数据对函数IM=f(Y,e)做实证,以观察新估算的GDP数据的效果。1913~1936年的数据见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