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手工业成就及其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固原师专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本文论述了西夏在冶铁、采盐、纺织、印刷、造纸、建筑、金属器及竹木器的加工等手工业技术方面的成就,认为其在当时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并在中国科技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西夏 手工业技术 成就 地位

      西夏是公元十一世纪三十年代至十三世纪二十年代(1038—1227)我国西部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封建割据政权。其地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肃关,北控大漠”〔1〕,地跨今宁、陕、甘、青、新及内蒙六省区,境土两万余里。先后与宋、辽、金对峙近200年。在这段历史时期,党项族和西夏境内其他各族人民吸收、借鉴了中原汉族的先进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本文仅据一些零星散见的材料,试就西夏的手工业技术成就及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作一简要的分析。

      一、西夏的手工业技术成就

      西夏建国后迅速封建化,成为一个农、牧、工、商全面发展的封建割据政权。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西夏的各种手工技术得到了普遍提高。

      在冶铁方面。出于日益发展的农业和对外战争的需要,西夏的冶铁业有了迅速发展,冶铁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西夏境内有比较丰富的冶铁原料。如横山地区“多马,且有盐铁之利,夏人恃以为生”。〔2〕“其银夏州可置盐监、铁冶钱监、马牧”。〔3〕“传闻葭芦山以北一带,荣铁财用之饶,贼界所恃,必极力来争”。〔4〕西夏文献中也有冶铁原料的记载。《文海》中释“矿藏”为“矿藏也,宝物种种出处也”,“矿石,料石也,铁种种宝源处也”,“炭,焚木令闷,燃料也”。《掌中珠》列有“松炭”、“石炭”等燃料。

      西夏设有专门的冶铁工场。史载,1040年10月,“设铁冶务于夏州”。〔5〕荣山也有铁冶。〔6〕元昊时期,兴庆府王宫中也设有冶铁工场。〔7〕1158年,“立通济监铸钱”。〔8〕铸有铁钱和铜钱。中央政府则设立“铁工院”、“冶金司”统辖全国的冶铁业。西夏已具备炼铁炉和活门木风箱等冶炼工具。我国古代的炼铁炉主要有三种——块炼炉、坩埚炉和竖炉。《文海》中记载有“坩埚”,释为“熔用之袋是”,这肯定是坩埚炉。其它两种,文献中未见记载,但宋代已广泛使用,与宋交往频繁的西夏,很可能也已引进。甘肃安西榆林窟第3窟壁画中有一幅西夏锻冶图,描绘两个人手举铁锤,共同对着一台铁砧锻打铁器,另一个人正在拉动一座竖式风箱为锻炉鼓风。该活门木风箱形体高大,而且装有左右两扇箱盖板,由一人操作,两扇箱盖板轮流一推一拉,可以不间断的鼓风,能大大增加风量,提高风压,使炉温升高。这种风箱“直到清末,冶金业里仍在使用”。〔9〕西夏率先使用这种风箱,表明当时的冶铁技术已相当先进。

      铁制品在日常生产、生活及战斗中用途十分广泛。生产、生活用品如针、钻、锅铲、壶、铃、锁、火炉、犁、锄、镰、小刀、斧等。用作兵器的有刀、剑、甲胄等。西夏的甲胄“皆冷锻而成,坚滑光莹,非劲弩不可入”。〔10〕“神臂弓”、“夏人剑”即使在中原亦认为是犀利兵器。神臂弓“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最为利器”。〔11〕夏人剑曾为两宋文豪苏东坡、陆放翁所赞赏。北宋皇帝钦宗赵桓也十分喜爱,经常佩带在身,〔12〕因而获得“天下第一”的赞誉。〔13〕这足以说明西夏冶铁技术的高超水平。

      在采盐方面。采盐是西夏国内十分发达而又极为重要的一个传统手工业部门,在西夏人民日常生活和政府财政收入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海》“醎”释为“醎池也,如盐巴是也”。又“池”释为“醎盐池也”。政府设有盐铁使专门掌管盐的开采、管理、销售等工作。西夏境内湖泊、水渠较多,具有十分有利的采盐环境。“盐州五原有乌池、白池、瓦池、细项池;灵州有温泉池、两井池、长尾池、五泉池、红桃池、回乐池、弘静池。”〔14〕碱隈川有“盐池,周围约及十里,所产红、白盐二色。”〔15〕尤其是盐州(今宁夏盐池)的乌池、白池所产青、白盐,质地最佳,〔16〕深受蕃汉人民的喜爱,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早在李继迁时,青白盐就已走俏周边各国市场。李继迁在向契丹呈献的贡物中就有井盐一千斤。〔17〕宋朝与李继迁作战,为了迫使李继迁降宋,曾下令禁青白盐,可见青白盐在宋朝边市上已十分流行。李元昊时期,为了与北宋换取粮食,“请岁入乌白池青白盐十万石售于县官”。〔18〕至于官市、民市上食盐的买卖、交换它物就更为频繁了。西夏所产食盐,尤其是青白盐,不但数量大,而且能够走俏周边其他各国,深受各族人民喜爱,这与西夏先进的采盐技术是分不开的。

      在纺织方面。西夏建国以后,在原有的皮毛加工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纺织业。1972年甘肃武威发现了木刮布刀、石纺轮等纺织工具,表明西夏的纺织技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天盛年改定新法》载西夏设有织绢院,负责全国的纺织业。《文海》中释“织”为“与汉语同,番语织粗绢之谓也”;“纺,编经织纬之义”;“麻,麻草,可做布也”;“绫、锦”,“锦绫也,种种花有之谓”。此外还有“青染料”、“红染料”。史载西夏“民庶青绿,以别贵贱”。青色和红色,为西夏普通平民的服色。这表明西夏的纺织技艺,包括浸染技术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西夏纺织产品有毡氇、毛褐、毡、毯等,主要用于制衣、巾、鞋、帽以及盖屋顶、搭帐蓬等日常生活的需要。〔19〕元朝初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东游中国,途径额里合牙的阿剌筛城(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音浩特城),赞誉当地的红、白驼毛所制的红毡是“世界最丽之毡”,白毡为“世界最良之毡”,所制驼毛布为“世界最佳美”,这些毡、布,以其精美和名贵远销中原及世界各地,〔20〕成为西夏对外贸易的又一主要商品。足见西夏的毛纺织技术是十分发达的。从西夏陵出土的丝织品来看,有纤细轻柔透明飘渺的素罗、纹罗、工字绫、异向绫等,织法新颖别致,其表面还残留敷彩或印金粉的痕迹,可见原来印有斑烂绚丽的色彩。特别是茂花闪色锦,色调层次丰富,闪色效果好,十分珍贵,为研究西夏的纺织技艺,特别是浸染闪色技术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