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 在元代(在此包括蒙古国及三汗时期),畜牧业是很发达的(科尔沁畜牧业是其中的一部分)。究其原因:(1 )与其畜牧业政策有密切关系。畜牧业是元朝的主要经济之一,为此,元朝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如在法律上,《元史·刑法》规定:“诸盗驼马牛驴骡,一赔九。盗骆驼者,初犯为首九十七,徒二年半,为从八十七,徒二年;再犯加等;三犯不分首从,一百七,出军。盗马者,初犯为首八十七,徒二年,为从七十七,徒一年半;再犯加等。罪止一百七,出军。盗牛者,初犯为首七十七,徒一年半,为从六十七,徒一年;再犯加等,罪止一百七,出军。盗驴骡者,初犯为首六十七,徒一年,为从五十七,刺放;再犯加等,罪止徒三年。盗羊猪者,初犯为首五十七,刺放,为从四十七,刺放;再犯加等,罪止徒三年。盗系官驼马牛者,比常盗加一等。”此外,元朝刑法明文规定:禁止杀宰田畜,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屠宰驼马等大牲畜,违者严办,轻者鞭笞,重者严加惩处,从而在法律上保证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2)在经济制度方面,减轻对畜牧业的税收。 据《蒙古秘史》(本文所依为策·达木丁苏隆本,下同)记载:元太宗斡哥台时期:“大合罕(指斡哥台汗)的汤羊所用:每年每一群羊出二岁羊一只。又百只羊出一岁羊一只,以救济穷苦百姓。设驿站,置站户和马夫,使各处百姓免去掠扰,并便利使臣来往,这是大家都赞成的。又去和察阿歹兄商量,察阿歹也赞同了。所以通令全国各千户尊照合罕圣旨,每年一群羊出二岁羊一只。又一百只羊出一岁羊一只。”一百只出一只羊,与其它朝代乃至元朝中后期相比较,都是很轻的税收。同时,有百只羊以下者,不收赋税。这在税收制度上是轻赋减税,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在忽必烈汗时期,为使赋税“务要均平,不致偏重,据科定数目,依例出给花名印押由贴”(《通制条格》)。这样,一方面抑制了偷税漏税的官豪富强,使其不能侥倖苟避;另一方面,使贫困之民减轻一些负担。 (3)为了发展畜牧业,元政府对畜牧业还实行赈济政策。 翻开《元史》及其有关史书,有多处记载了元政府下令赈济畜牧业,抗黑灾,抵白灾,恢复畜牧业生产。如《元史·世祖本记》记载:“诸王兀鲁带部民无畜者三万七百二十四人,人月给米二斗五升,四阅而止。”“诸王寒部告饥,命有车马者,徒居黄忽儿玉良之地,计口给粮。无车马者就食肃、沙、甘州。”“立群牧所,掌牧马及尚方鞍勒。壬辰,敕忙安仓及净州预储五万石,以备弘吉剌新徙部民及西人内附者廪给。”忽必烈汗之后,元代各大汗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赈济畜牧业之举措。 (4)加强对畜牧业的科学管理。为此, 首先改变对畜牧业的管理方法。在牧区,自古以来黑灾、白灾、旱灾为三大自然灾害。元朝政府很注重防旱,多次下令在干旱的牧区挖井,解决牲畜饮水问题。据《蒙古秘史》记载:“荒原戈壁地方的牧地,除野兽之外,没有其它动物。百姓希望居住在广阔的地区。因此,派察乃、兀儿台二人为司营,去荒原戈壁地方掘井取水。”经过不断的努力,“在没有水的地方掘井,使百姓获得丰富的水草。”斡歌台汗之后,忽必烈汗乃至以后的大汗时期,在缺水的牧区挖井取水之事,多有记载。由于各处打井取水,解决或基本解决了牲畜饮水之大问题。 为了提高对牲畜的科学管理,广大蒙古牧民在长期的放牧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首先,他们学会了分群选择草场放牧。所谓分群,就是分开畜群种类,即将羊群、牛群、马群等分别放牧,原来是不分开而混群放牧的。对此,《蒙古秘史》上记载说:“依山居住,牧马的人可得帐房住!靠水居住,牧羊的人可得饮食吃!”其意思是马群应该依山放牧,马才能得到充足的好草,骠肥体壮,且又能迅速繁殖;羊群放牧,应该选择水源充沛的地方。这样分群选择草场放牧,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其次,在放牧方式上由古列延放牧方式转变为阿寅勒放牧方式。所谓古列延和阿寅勒放牧方式,符拉基米尔佐夫在其《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峻译本)中说:“结成集团游牧的人,通常列队移动并结环营驻屯。这样的环营有时达到数百个帐幕。环营,蒙古语为‘古列延’,是由许多阿寅勒聚集而成的;蒙古语中的阿寅勒,乃是若干帐幕和幌车组成的牧营或牧户。”符拉基米尔佐夫还引用拉施特哀丁的话说:“古列延是圈子的意思。从前,当某一部落在某一场所屯营时结成环形,他们的长老居圈子中央像是圆心的地点,便把这称为古列延。现在,当敌军迫近时,为了不让陌生人和敌军突入中央,便布置这样的阵形。”古列延的游牧方式是远古的放牧方式。当时由于部落之间经常因争夺牲畜草场而发生冲突,所以,部落氏族必须集体游牧,以便随时集中力量对付他人的偷袭,保卫自己的牲畜和财产。但是,古列延放牧不利于牲畜选择水草,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蒙古人放牧经验的增长,古列延的放牧方式逐渐的转变为阿寅勒的放牧方式。这样,牲畜可以选择水草,畜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统一蒙古天下,为阿寅勒放牧方式打下了雄厚的政治基础,古列延再也不是放牧方式而成为作战阵形了。 再次,蒙古牧人在长期放牧的生产生活中掌握了许多科学技术。如他们已有相当高水平的牲畜去势技术。所谓牲畜去势,是指对公畜去势。在马群中,几匹至十几匹公马交配,其余公马去势做骟马,可做交通工具或做其它驭使。牛、羊也去势,去势之羊做食用,牛做交通工具或食用。牲畜去势,可做到使良种繁殖,对于牲畜发展有极大好处。对大牲畜尤其是马做去势,需要较高水平的兽医技术。这说明当时蒙古人中已有许多高明的兽医或者专业人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