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的“名”与“实”:论顾明远的比较教育观①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辉,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林莉芸,重庆工学院图书馆。(重庆 400050)

原文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进入21世纪,我国比较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笔者试图通过对顾明远先生比较教育“名”与“实”的分析,探究其比较教育思想,以期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有一定启发。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8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08)09-0016-04

      从1949年入读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顾明远先生就踏上了为发展和壮大我国比较教育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征程。从留学前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到回国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从内部刊物的《外国教育动态》到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刊及教育类核心期刊的《比较教育研究》,从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所)的成立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发展,从编写我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教材到培养我国第一位比较教育学博士,从教学一线、理论研究到积极参与国家教育决策,从中国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到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双主席之一,[1] 半个多世纪里他始终在为我国比较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耕耘,辛苦付出。21世纪,比较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名比较教育的老前辈,顾明远先生在自己多年的比较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比较教育“名”与“实”观。

      一、比较教育“名”与“实”观提出的背景

      1.比较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顾明远先生在回顾20世纪国际、国内比较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出比较教育研究的兴盛根源即“教育的发展为比较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比较教育是在谋求中国教育的优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从“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将在这新世纪里有重大的发展与变革”出发,明确指出“只要教育有发展和变革,比较教育就有发展和前途”。[2] 同时,他从我国当前教育现状存在的“教育投入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素质教育推进步履维艰”等问题出发,[3] 指出“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许许多多,比较教育工作者在我国还大有用武之地”。[4]

      2.比较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顾明远先生认为,中国比较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另一方面随着形势的变化,其发展中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在1986年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第5届年会上顾明远先生就提出,“我们研究比较教育,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从我们教育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要扩大研究领域”。1991年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第6届年会上,顾明远先生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比较教育存在“严重脱离中国教育实际”,“比较研究缺乏理论的深度”和“不重视比较教育学科本身的建设”等问题。2002年在北师大召开的世界比较教育论坛上,顾明远先生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的使命,指出“比较教育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比较教育的‘本土化’”,“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建设,特别是有关方法论和独立学科的身份危机”等问题使得人们对比较教育的发展前景产生了质疑。[5]

      “没有危机就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6] 为帮助比较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比较教育,完成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比较教育的历史使命,顺利解决比较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顾明远先生在总结自己长期的比较教育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教育的“名”与“实”观。

      二、比较教育“名”与“实”的内涵

      顾明远先生的比较教育名实观主要回答了比较教育是什么,即比较教育的本质或内涵以及如何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问题。

      1.比较教育“名”的内涵

      在1982年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比较教育教材——《比较教育》中,顾明远先生等几位新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先驱认为,“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为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7] 10年后,顾明远先生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在排除比较教育身份危机的干扰和分析、整合其他中外学者对比较教育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比较教育自身发展的实际,突出比较教育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比较教育的“名”,即“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作借鉴”[8] 的一门教育学科。

      第一,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

      明确研究目的是顺利开展比较教育研究的前提。顾明远先生针对比较教育学界中“比较教育借鉴别国经验过时论”、“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多元论对借鉴的消解”等观点,通过对比较教育发展历程和比较教育应用研究的分析,提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就是为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作借鉴。因为“比较教育是靠借鉴发展起来的,近几十年来比较教育之所以衰退,正是因为忽视了教育的借鉴意义……比较教育的应用研究就是借鉴,就是为我所用”。当然,他也强调“这种借鉴不是照搬,而是在对本国的教育和别国的教育研究透彻的基础上进行的”。[9]

      第二,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

      围绕研究目的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是比较教育研究顺利开展的关键。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比较教育研究更明确,更有针对性。顾明远先生指出,由于比较教育自身的学科特性,因此“它不是从本国的教育现象中去发现教育规律,而是从对不同国家教育对象的比较中去探索教育的规律”。[10] 同时,“需要比较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教育问题还很多”则决定了研究对象的多样性。针对传统比较教育研究对象中存在片面、狭隘的问题,顾明远先生强调从宏观上看,既有国别研究又有区域研究,既要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更要研究与我国发展情况相似的第三世界国家和亚洲国家,既重视国际组织对世界教育的评论和意见,也重视世界教育发展遇到的共同问题;[11] 从微观上看,应“重新审视传统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及其异同,哪些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在何种背景下、何种条件下才能取得成功”,[12] 这些是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