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斌,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张富饶,安徽省交通厅。

原文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内容提要:

本文选取了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四个因素——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和城乡经济增长率差距,并就它们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城乡人均物质资本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城乡人力资本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而城乡经济增长率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所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有效的途径是缩小城乡居民人均物质资本差距。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8 年 06 期

字号:

      一、文献综述

      西方经济理论把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归纳为物质资本存量差异、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和二元经济结构等。

      1953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罗格纳·纳克斯(中文版,1986)出版了《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在其中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供给方面看,农村物质资本形成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农民收入低意味着他将绝大部分收入用于生活消费而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小;低储蓄能力导致物质资本稀缺和物质资本形成不足,从而导致低的生产效率。从需求方面看,农村物质资本形成同样存在着一个恶性循环:农民低收入意味着低消费和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物质投资引诱不足。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可以认为,城乡物质资本存量差异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Todaro,1985)。

      人力资本是以人为载体的,与物质资本的最大区别是它不能与所有者分离。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获取信息及逐步适应现代化过程的才能,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可以扩展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机会,使其向更好的工作机会转移。人力资本的市场配置效率的提高,可以使人力资本得到有效的使用和合理的价值补偿。个人收益的增加增强了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从而增加了人力资本存量。正是人力资本存量差距不断扩大,才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二元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由户籍制度带来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是不恰当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导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都不足,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国内研究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的文献可以大致被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由二元经济结构等体制性因素造成的。蔡继明(1998)用城乡比较生产力代表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比较生产力差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其解释力逐年上升。他进一步认为,这部分由比较生产力解释的相对收入差别反映了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应该承认其合理性并加以维护,而超过由比较生产力解释的部分应逐步缩小乃至完全消除,因为它不符合平等的要求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二类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由产业发展等经济性因素造成的。向书坚(1998)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1981~1990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实证分析,认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重要指标,该指标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呈负相关关系。他认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该指标是一个非常综合的统计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产量、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成本、农村劳动力、乡镇企业发展等,而这些因素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第三类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由税收政策和福利补贴等政策性因素造成的。李实、赵人伟、张平(1997)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在相当大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关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对农民征税的政策和对城市居民给予福利补贴的政策、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非常多,但也存在很多分歧,主要有:①在对收入差距分解的研究中,比较各种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比较多,而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少;②由于调查数据的差别,特别是使用抽样调查数据,可能会给研究总体收入差距带来误差;③对收入差距是否合理的判断受个人价值判断的影响,所以,对收入差距是否适度存在争论。

      二、实证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一)建模理论

      本文运用新古典分配理论来建立一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模型。新古典分配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分配为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与国民收入对应的个人收入相应地包括工资性收入和财富收入。除此之外,还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和其他收入。由于后两项收入所占比例较小,为了简化模型,本文不予考虑。

      工资性收入差距受个人劳动生产率和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新古典分配理论认为,实际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出,劳动的边际产出由个人人力资本量和人均资本占有量所决定。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其实是为了让农民在就业中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而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途径。所以,非农业人口比重越高,表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也越高。本文用非农业人口比重来衡量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同时,个人的劳动生产率与个人人均物质资本量和人力资本量有关。

      财富收入等于资本的平均收益率,而资本平均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率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率越高,资本的平均收益率也越高。因此,本文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财富收入的变化。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即以城乡居民收入比为被解释变量,以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之比、城乡人力资本之比、非农业人口比重、城乡经济增长率之比为解释变量,以观察这四个变量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有明显的影响。

      (二)模型设定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农村居民生产性收入的函数形式分别表示如下:

      

      正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使得城镇与农村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边际收益不同。这里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