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作 者:
刘茜 

作者简介:
刘茜,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北碚 400715   刘茜(1963— ),女,山东泰安人,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原文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内容提要: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颠覆,当今教学研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出教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换、教学研究取向的人文科学化、教学研究视角的多元化、教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教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复杂化等发展趋势。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7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86(2007)04-0016-06

      教学研究的发展与变革,同教学论学科自身的发展变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教学论要发展成为一门成熟学科,需从教学研究及方法论进行突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思潮的不断涌现,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颠覆,当今教学研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展望未来教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一、教学研究范式的后现代转换

      哲学在理论指导和思维方法两个方面对教学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从古至今,哲学为教学研究所提供的价值导向、理论观点、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发展,教学理论的发展都是与哲学指导分不开的。哲学观念、哲学主题、哲学范式的转换,往往导致和促进教育教学研究主题及范式的转换。当今后现代主义哲学对教学研究的方法论价值更加突出。

      植根于现代哲学基础的教学研究体现出一种明显的本质主义倾向。本质主义“是一种先在地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1] 两千多年来,从柏拉图的理念哲学到笛卡儿和康德的二元论哲学或主体哲学,人们为道德原则和科学真理设定了一个先验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标准,学术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就在于为一切知识和文化找出一个“阿基米德点”,从而指导人类的生活,指引人们价值追求的方向。[2] 循此认识路向研究教学,认为在复杂的教学现象之中存在一个本质,把握了教学的本质便可以掌握教学现象的各种规律,由此总结教学原则,用以指导教学活动,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我国教学论大致是沿用这种理性推演的思维框架,即肯定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差别,认为千变万化、流动不居的现象之后存在着内在的、稳定的、终极的本质。[3] 先找到教学的本质,然后通过本质依次推演出教学的过程、原则、方法等。教学研究的极其重要的使命就在于找寻这个“本质”。为此,在教学研究上本体论追问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本质观。这种对基础孜孜不倦的寻求,必然陷入同一性思维之中,从而否定了教学现象的“多元性”与“多义性”,把丰富多彩的复杂教学现象还原成了苍白贫乏的单一世界。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哲学主张世界的“多元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其思想为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带来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主义予以了消解,认为终极的基础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人们主观臆构的产物。在消解了基础与本质的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所倡导的一元的、统一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代之而起的是对特殊性、多元性、差异性和变异性等的肯定和崇尚。因而,教学研究不再是为了寻找某些本质、规律并为这些本质、规律作出证明,而是要真正面对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同时,后现代主义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进行了彻底的解构,要求打破线性的简单化思维模式,树立动态的、非线性的、多元化的、开放的复杂性思维模式。后现代主义还对理性主义的理性至上、理性权威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彻底否定了先验的、不证自明的绝对真理也即各种各样的“给定”对人的束缚。后现代哲学“用一个未知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多元的世界概念取代了传统的给定的世界概念”。[4] 实际上,教学现象从来就不是给定的而是复杂多变的,任何教学现象都具有时效性与地域性,“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的教学现象间并不存在可通约性。面对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教学现象本身,我们应尝试着去理解,而不是说明。不仅如此,后现代主义者质疑现代主义“观察—分析—指导”的研究方式,认为在现代教学研究范式中,研究者是以外在于教学过程的方式开展研究行动的,而后现代主义把研究者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倡导研究者与其他教学因素的积极对话,达到视界融合。总之,后现代主义对教学论的影响是深刻的,不仅带来教学理念的变化,也带来了研究视阈和研究范式的变化。

      二、教学研究取向的人文科学化

      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学活动首先具有科学性特点。教学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客观制约性,并且在教学活动的各种关系中存在必然联系,因而教学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不仅如此,教学活动无论怎样千差万别,都会存在着诸多普遍性和共同性,表现为普遍性的特点。正因为教育活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使教育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逻辑、规则和规律,它并不是杂乱无序、变化无常和无章可循的,这就使教育研究必然具有科学性,必须依靠科学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5] 可见,寻求教学研究的科学化,应是教学研究应有之义。但我们应认识到,对科学化的追求不应是对科学主义的过度迷恋,科学主义研究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论研究,强调的只是人的理性的一面,它包含着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人的价值的贬损,忽视了人的生命的重视、价值的关怀和灵魂的关照,造成了人文精神的遮蔽。因此,教学研究仅仅以科学主义为唯一的研究取向,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当作唯一正确的范式,忽视教学研究的人文性,这将无助于教学研究的顺利开展。

      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人文性特点十分明显。人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动性以及情绪、情感、性格、意志等主观因素不仅强烈地制约和影响教学活动,而且这些因素本身就是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因而使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同时,教学活动不仅包含着客观事实,而且包含着事实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价值倾向,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是价值负荷体,他们交织在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因此,教学活动中的价值蕴涵是必然的,价值涉入是教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那种秉持“价值中立”立场,放弃了对价值的追问,杜绝价值涉入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力图以教学现象及问题进行客观的、实证化的研究,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教学活动。鉴于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简单化和片面性,从人文主义视角探讨教学论问题则成为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新取向。“在20世纪大多数时候被冷落的人文主义研究方法论,将在21世纪获得新的生命力。”[6]

      教学研究既具科学性又具人文性。如何保持教学研究中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必要张力,消除二元对立走向多元整合,是当今教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研究方法论必须放弃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二元对立,在坚持科学主义研究理念的同时,适度加强人文精神导向,使科学人文主义成为教学论研究的基本理念和新取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