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及对我们的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卫东,恩施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副主任。

原文出处:
清江论坛

内容提要:

日本地域的特殊状况,决定了日本农业的种种特征,日本农业面临发展的许多矛盾,特别是耕地与人口、经营规模与社会化大生产,传统耕作与产业结构调整矛盾及解决思路与办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均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期刊代号:MF1
分类名称:体制改革
复印期号:200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农业部挂职期间,笔者随农业部绿色食品中心赴日本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在了解世界农产品交易会情况的同时,也对日本农业的一些情况进行了了解。现就日本的概况和农业的发展情况做一介绍,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一、日本概况

      日本国是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统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27%,相当于我国的1/25,人口1.2673亿(2001年),居世界第7位,其中城市人口1.0047亿(2001年),占总人口的78.92%。日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日本的资源比较贫乏,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 80%,多火山、地震。最高峰富士山,海拔3776米。沿海平原狭小分散,关东平原最大。海岸线长而弯曲,约3万公里,多海湾和良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为1000-2000毫米。日本有大小湖泊600多个;河流短急,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日本土壤贫瘠,主要为黑土(火山灰)、泥炭土以及泛碱土,大部分冲积土已开垦为水田,形成特殊的水田土壤。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特点,日本可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北陆、关东和东山、东海、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9个农业区。

      首都东京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人口1182万。它既是全国的经济、金融、商业中心(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又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东京聚集着全国11%的工厂,工业门类齐全。大阪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人口255万,地处阪神工业区的核心,是日本陆、海、空交通的枢纽,重工业和第三产业十分发达。横滨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亚洲最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为1.1亿 -1.3亿吨。工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有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是华侨和华人居住最多的日本城市。

      二、日本农业的基本特征

      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产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

      1994年,日本的耕地面积为508.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5%。其中,水田占54.3%,旱地占45.7%,灌溉面积24.3万公顷。耕地利用率从1983年的104.8%下降到1993年的100%。1999年日本的耕地为487万公顷,都府县每家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不足1.2公顷,北海道每家农户平均拥有的耕地面积也仅为16.2公顷,和欧美的大规模经营相差甚远,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1984年日本大米丰收,农业总产值创历史最高记录,达11.7万亿日元,后来产值连年下降,1989年以后,因蔬菜、水果、牛肉等价格上升,产值下降有所扭转。 1993年因大米严重歉收,农业总产值降到10.56万亿日元。

      2.规模经营小且兼业农户比重增大

      日本的农户中,专业农户只占16%,其余84%为兼业农户。在兼业农户中,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第一兼业农产”占14%,以非农收入为主的“第二兼业农产”占压倒多数,达70%。日本农业以小规模经营为主,但是经营3公顷以上的农户在增加,耕地向较大农户集中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骨干农户的旱地大规模化尤为显著。此外,以销售为目的的协业(合作)经营体的水田规模的扩大也很显著,平均每个经营体的耕地是农户的19倍。通过农地的流动使土地集中和扩大规模,是日本政府1992年制定的农业“新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3.农户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化,商品率高

      1994年,销售农户占总农户的76.4%(自给农户也参与一定的销售活动)。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一般为95%左右,高者达100%,低者为75%。中、上层农产(拥有3公顷以上土地)的经营组织形式因地而异,形式多样。如北陆的水稻和冲绳的经济作物以单一经营为主(超过70%);九州有20%开展多种经营,如果加上准单一多种经营,其比重可达60%。

      4.农业劳动力减少并加速老龄化

      1999年日本农户324万户,比1950年的600万户减少了一半。在1999年农业就业人口中,65岁以上的约占50%,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

      5.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生产结构趋于协调

      二次大战前,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畜牧业很落后。战后半个世纪以来,农林牧渔业均获得较大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6.农业技术进步

      通过保温育苗、品种改良、农药和化肥改良等技术,日本的农作物亩产量大幅上升,通过塑料大棚、温室技术,使日本的蔬菜一年四季均可耕种。今后日本还将进一步发展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开发新品种。

      7.肥料和农药使用下降

      1997年度(当年7月至次年6月)日本肥料使用量151万吨。近年来为生产优质米,为培植无农药和少农药作物,农药的使用从1985年开始下降。

      8.公司和团体参与农业生产

      由于日本农户和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法人不断增加,农户开始成立公司、组合、农协等团体,进行大规模生产,就日本的农协组织而言,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处于最基层的是市町村,农协,习惯上叫单位农协。都道府县建立的是地方农协,称作“县联”;农协的全国性组织,按照业务不同,各立门户;与农民打交道最多的,是单位农协。在日本农村,它的触角无处不在,无论是插秧割稻卖粮,还是农民生老病死,单位农协一揽子全包。农协的业务主要有四项:生产指导、组织流通、信用服务和开展互助共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