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天津 300384

原文出处:
世界历史

内容提要:

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水平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高效农业是工业革命的基础,大众生活水准提高、劳动力价格上扬以及近代国内消费市场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直接拉动力。作者系统梳理了中外资料,对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和消费水平再次进行剖析和评估,旨在说明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扎实的孕育过程,工业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主要也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从而为有兴趣与《大分流》讨论的同仁提供西欧方面的参考数据。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7 年 01 期

字号:

      普通民众生产与消费水平的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源远流长,19世纪英国学者就有出色的研究成果问世①,近数十年来尤其新著迭出,引人注目。罗伯特·艾伦、马克·奥弗顿等关于英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研究②,克里斯托弗·戴尔等关于英国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的生活水准的研究③,皆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不过,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生产与消费水平及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仍然是有较大空间的研究领域,而且一些重大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例如,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水平似乎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最近的反面意见来自彭慕兰的《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他认为,迟至18世纪中叶,西欧的生产力或经济并没有独一无二的高效率;倘若没有煤的发现和新大陆资源的利用“这两个偶然因素”的共同作用,英国不会产生工业革命,欧洲很可能走上一条与中国同样的“内卷化”的道路……④。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外既有资料,包括利用新近研究成果,对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和消费水平再次进行剖析和评估,旨在说明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扎实的孕育过程,工业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主要也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从而为有兴趣与《大分流》讨论的同仁提供西欧方面的参考数据。

      一、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估计,从16世纪说起

      工业革命以前,乃至16世纪以前,英国农业生产力状况究竟如何,在西方学术界近年来已取得越来越广泛的共识。近二三十年来,英国农业史的研究有了长足进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仅仅工业革命本身无法解释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与农业革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依赖关系。尽管忽视农业的作用并将西欧中世纪视作停滞期的流行看法已经成为陈旧的知识而被多数人弃置,但“黑暗中世纪”的阴影对相当一部分人似乎还有很深的影响。他们认为,英国告别黑暗的中世纪,脱颖而出,应当完全归功于工业革命、海外掠夺。所以,即使到了英国中世纪的最后阶段,甚至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也是落后的,至少落后于欧洲大陆上的低地国家⑤。最初持此观点者是以剑桥大学M.M.波斯坦为代表的“新人口论”,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大辩论中受到广泛的批评而渐受冷遇。许多学者对上述估计提出异议。欧洲著名经济史学家希尔顿、奇波拉、坎布尔以及美国学者布伦纳等,先后撰文指出,英国中世纪的农业生产和技术远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悲观,一些地区早在13、14世纪就足以同当时欧洲大陆上最优秀的地区并驾齐驱,农业技术的进步也要比人们以往所想像的大得多⑥。

      依杜比的研究,欧洲中世纪的农业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900—1180年;第二阶段1180—1325年;第三阶段1325—1500年⑦。英国农业中世纪初期发展显然相对缓慢,然而大约12世纪晚期后,即相当于中世纪欧洲农业的第二、三个发展阶段,虽有黑死病一类的曲折,从总的趋势看英国农业经济发展已开始获得自我良性驱动的内力,逐渐形成社会积累机制以及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条件,外表无华,发展前景却已相当明朗,以至15、16世纪逐步胜出,在欧洲及世界崭露头角。英国史学家30年前的研究成果就已表明,根本改变传统农业面貌的农业革命始自16世纪,至17世纪基本完成,而不是像传统观点认为发生在18、19世纪⑧。《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也将农业革命启动期提至1600年⑨。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越来越明确地表明,而且将继续表明:中世纪不是“停滞”与“黑暗”的同义语;近代生产力乃至近代文明,不是一个早晨突然降生的,也不是暴力所能掠夺的,而是中世纪长期孕育的结果。举世震惊的英国近代生产力源于中世纪,首先源于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农业。笔者认为,在工业革命以前,更确切些说早在16世纪及其以前,英国农业已经进入了突破性发展的第一阶段。

      中世纪晚期,英国农业取得明显的进步。三圃轮种制和浮动式农业的出现,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的结合,重犁、耕畜、水车、水力磨的普遍使用,所有这些都在一步一步改善着英国传统农业,也在一点一点夯实着社会经济起飞的基础。事实上,16世纪前乃至工业革命前,英国田野上没有拖拉机、化肥等一类新的生产要素,也谈不上有什么重大发明或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正是在那一次又一次小规模而又持续不断的改良,传统生产要素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使其逐渐崭露头角。此时英格兰已是一个农业繁荣区域,被欧洲旅行家称为“肥沃之地”(terra ferax),富饶之岛(insula praedives)⑩。这是一幅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充满生气和巨大生产潜能的农业社会图景。粮食单位产量和总产量都在稳步增长。柯尔曼(D.C.Coleman)指出,在1450—1650年间,英国的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0%(11)。不过,人口也在增长。学者们比较接近的估算是:1086年为150万,1340年为450万,其间人口总数增加了2倍(12)。黑死病后到15世纪中叶前后,人口呈现衰滞,此后再次攀升,1500年为260万,1600年达到440万,1700年540万,人口增长速度高于16世纪以前(13)。人口学家不无正确地指出,人口增长受制于经济条件,同时又对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就是说,判定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加入人口等社会因素,经济总量的增长不一定意味着社会储蓄率的增加,因为增长的人口可能会抵消甚至完全吞噬增长部分。因此,要科学地论证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最可靠的途径还是考察农业劳动生产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