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寒迪,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4 蒋寒迪(1974—),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经管学院讲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挂教教师,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

原文出处: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和困境表明,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出路之一就是推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转移。必须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以产业转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主要是健全市场机制、健全合作机制、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遵循空间均衡和生态效率的原则,充分发挥中部崛起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纽带作用。


期刊代号:MF1
分类名称:体制改革
复印期号:2006 年 11 期

字号:

      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作为彼此独立的两个经济命题,看似关联不大,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要完善产业政策,切实解决不合理重复建设与产业结构趋同化问题。[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2] “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从全局的角度来看,是新一轮的区域合作。与上个世纪80年代相比,新一轮区域合作从各地方政府主导转变为企业主导。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为企业跨区域的活动创造条件值得认真思考。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已经初步显现。东中西部互动发展的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东部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中西部吸纳东部转移的产业化技术。根据一般经验,中国的发达省份人均GDP达到5000到6000美元后,必须调整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现在,东部已经产生了这种推力,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过十多年的准备,也已经具备了吸收能力。这一宏观是促使我们对产业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内在结合进行理论思考的基本出发点。

      一、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分析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根据自身客观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区域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在经济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四个鲜明特征:一是各区域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据统计,1995年—2003年,即“九五”以来的8年间,东、中、西部地区的GDP分别增长了2.4倍、2.3倍和2.2倍,各地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加快,2000年—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速分别为12.1%、11.4%、10.6%,与“九五”期间相比,西部与东部中部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二是地区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些经济集聚区基本形成。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核心的三大都市经济圈,上述三大经济圈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也成为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以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制造业基地。目前,中西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郑州、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和经济集聚区和以长江上中游、西陇海兰新线、南贵昆为轴线的经济带。三是各区域经济协作日益密切,区际联系明显加强。东部一大批企业到中西部投融资,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了大量的劳务和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四是我国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政策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国形成了沿海与内陆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为重点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架构,各个区域协调互动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将出现以下趋势。第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会不断加快,将出现一些大都市圈。在这个基础上,未来区域间的竞争,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区域间的整体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既会导致递增的生产与产品创新的区域集中,又可能引起不同区域间的恶性竞争。[3][4] 从上述两点看,新的区域关系应该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第二,产业转移将进一步加快。国际产业链向中国转移,由过去转移加工制造业,到现在转移公司总部、市场营销机构、营运中心等整个产业链。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由此促进了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和出口结构的升级优化。另外,跨国公司的大规模产业进入,促进了行业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加剧了企业竞争,对国内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竞争示范效应,一些国内企业从跨国公司的产业和技术转移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机会,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竞争优势,在我国部分行业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又抑制了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高。[5][6][7][8][9]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的产业转移也会加快。[10][11] 第三,区域经济的马赛克现象将越来越流行。现在很多地区,都在重视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就是多个产业群的总和,而且会出现各个地区特色发展的趋势。[12] 第四,地区之间的分工和产品生产链的分工会逐步细化,其中还会出现一些新型的产业分工。分工的深化是财富增长的源泉[13]。从地域之间的分工到产业链本身的分工都会逐步扩展。产业转移也会受这个特点的影响,部分制造业环节的转移可能会占相当大的比例。

      (三)“十一五”期间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前景

      从上述趋势来看,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前景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规律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市场经济始终遵循非均衡发展规律,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比重是不可能趋于一致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区域经济将从非均衡发展走向所谓均衡发展。而只能是在顺应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合理处理区域经济关系,提升全国整体经济实力。

      2.我国经济重心将继续向沿海转移。市场经济下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着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经济和人口的重心逐步从广大乡村向城市转移,这是人们所说的城市化趋势;二是经济和人口的重心逐步从内陆地区向沿海转移,即沿海化趋势。几乎所有拥有较长海岸线,且长期实行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日本、泰国、巴西等,其三分之二左右的产业和人口,都逐步地集聚在沿海并不很大的区域。我国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重心的沿海化趋势同样十分明显:2004年东部11个省市(含辽宁,不含广西)GDP 占全国的比重已达58.5%,比1978年上升了7.3个百分点,比重升得快、升幅大。这一趋势不可逆转,只会加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