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教育的历史透视

作 者:

作者简介: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江苏 南京 210097)

原文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教科版

内容提要:

主体教育是以培养主体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是使教育以主体性的方式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是主体性的教育目的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的结合。历史地考察主体教育的发展,近代教育培养的是单子式的个人主体,发展的是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当代教育正在转向主体间性教育,从由培养单子式个人主体转变为培养类主体,发展人的“共生”或“交互”的主体性。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6 年 02 期

字号:

      一、主体教育的内涵

      主体教育是一种基于主体哲学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教育活动的认识,是一种教育的观念或教育哲学思想,它相对于依附性教育或客体教育而言。其基本观点是: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培育和完善人的主体性,使之成为时代需要的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主体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向,激发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主体的内在需要,成为主体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

      从教育活动的角度看,主体教育认为,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就是要以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目的。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也必须具有主体性。如果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不具有主体性,而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的附庸,教育就不可能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也就不可能成为主体的教育,不可能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培养。所以,主体教育就是使教育以主体性的方式,建构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它是主体性的教育目的和主体性的教育方式的结合。

      如此,主体教育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的目的,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和教育系统的主体性是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方式和保证。在目的上,要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受教育者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就必须在教育活动中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赋予他们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空间,使教育活动成为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活动,这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教育系统的主体性反映的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对于“教育的依附性”而提出的,是指教育作为社会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其他子系统的关系中表现出的主体性,包括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坚持自身的价值和规律,教育对社会的主动超越性等。

      二、主体教育的历史演变

      教育能否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主体,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主体,不只是取决于教育活动自身是否以培养主体为目的,是否将受教育者置于主体地位,而要视社会是否为主体的出现、为什么样主体的出现提供条件。

      主体是人,但人类并不是一出现就成为主体的。历史地看,“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越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1](P.87)。个人是主体的基本形态,个人的独立是主体出现的首要前提。马克思将人类社会分为三个阶段:人与人的依附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2](P.104)。如此看来,个人成为主体只能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个体只不过是狭隘的群体的附属物而已,不具备主体性。

      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种形态和第二种形态,是以工业革命为界的。人的依附性形态阶段出现在前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中,个体不具有独立性,他们的生命活动不是由个人主宰的,而是接受集群主体的支配。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社会产品出现了剩余,人能够脱离由自然纽带连结的群体而存在,这就打破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人对狭隘群体的完全依附关系,为个人建立了全面的交往关系。市场经济、商品交换、自由贸易,为个人的全面交往提供了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孕育出来的人,只能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独立性”。这种独立的个人的出现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摧毁了工业革命前的群体依附关系,使人获得了独立性;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独立性又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之上,实际上,它使人的独立性,转化为物的独立性,这就使个人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转换为对物的占有,对金钱和利益的追逐。个人只具有私利的本性而无共同的利益,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孤立的单子式个人而存在,是把他人、他物视为客体的占有性个人主体。所以,人对自然的征服和人与人的竞争成为近代社会人类的生存法则,这个社会是以越来越多的占有为目的。正如弗罗姆所指出的:“占有是西方工业社会的人的特征。在这个社会里,生活的中心就是对金钱、荣誉和权力的追求”[3](P.24)。因此,近代社会的主体教育所重视的是发展人的主体占有性,它以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为手段,以培养人对世界的客体意识和对世界的征服、占有能力为主要目标。在“知识就是力量”的鼓舞下,只有占有科学技术的人,才能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个人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在竞争中成为优胜者。所以,近代以来的主体性是以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其主体性的强弱是以占有物质财富、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近代以来的主体教育追求和发展的就是这种占有性个人主体性。

      占有性个人主体性,是建立在主体—客体对立分裂的基础上,把人的主体性理解为人对外部世界的征服、占有和改造,并在对外部世界的征服、占有和改造中凸显个体的意志力量,张扬个体的主体性。近代社会伴随着工业化革命,人类依靠技术征服世界,因此这种主体性又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性主体,这种主体教育以发展人的技术理性为归旨,成为唯理性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片面追求科学技术的教育,忽视人文的教育;给人以征服世界的本领,而使人忘却对世界的关怀;在教育过程中只存在唯一的主体,其他的人或教育世界都成为主体所支配的客体。这一主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教育活动中的惟一主体,都会养成受教育者的一种占有和支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即便在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可能是教育者支配的客体,但一旦受教育者有机会获得主体的地位,他会以同样的方式支配他的客体。因此,这种教育中关键的不在于谁是主体,而在于主体—客体对立的活动模式存在着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