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4-0010-05 生产资料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的经济运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若依据波峰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58~2004年的46年间,共完成了6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7.7年;依据波谷年计算周期的长度,从1961~1999年的38年间,完成了5个经济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为7.6年,与朱格拉周期的时间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吻合。经济周期既是与市场经济制度也是和计划经济制度相联系的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一、经济运行周期性波动的直接成因 如果从一个持续较长的时期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沿着一个特定的路径运行的,这个特定的路径即长期经济增长趋势。图1中的Y′线即是长期经济增长的趋势线。趋势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着一国在某一时期充分就业状态下即资源被充分利用条件下的总产出,亦即潜在总产出。潜在总产出是决定长期总供给的最重要的因素,两者不仅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且具有很高的相关程度。一个国家的潜在总产出是由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效率决定的。其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主要是指资本的投入数量,即资本积累和劳动的投入数量;而生产要素的效率则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知识的积累。此外,制度创新对潜在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1]由于上述决定潜在产出和长期总供给的因素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也必然具有相对稳定性。 虽然一个国家在一个持续较长的时期内都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但这并不排除实际经济运行在短期内会偏离这个趋势。实际经济运行与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偏离即为经济波动,而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即为经济周期,如图1所示。
图1 经济周期及其阶段划分 图1中的曲线(Y线)即为实际经济运行曲线,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的实际总产出;Y′线为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线。在Y线上,A和A′点表示实际经济运行正处于波谷,C点表示实际经济运行正处于波峰,B点和D点都表示实际经济运行与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相吻合。当实际经济运行在A~B为复苏阶段,B~C为繁荣阶段,C~D为衰退阶段,D~A′为萧条阶段。一国经济从A点运行至B点再运行至C点,可以将其定义为景气上升阶段;当经济运行从C点运行至D点再到A′点,则可以将其视为景气下降阶段。 代表实际经济运行的Y线之所以会与趋势Y′线相偏离,或者说,实际总产出之所以会与潜在总产出不一致,是因为在短期内实际经济运行或实际总产出并不决定于总供给,而是决定于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在内的总需求。因此,实际经济运行与经济长期增长趋势相偏离。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实际经济就会运行在趋势线的上方,即处于繁荣阶段或衰退阶段,这时,产出存在一个正缺口,这意味着资源被过度利用。通常,经济中会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表现为过热状态。[2]反之,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实际经济运行就会跌至趋势线的下方,即处于萧条阶段或复苏阶段,这时,产出存在一个负缺口,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失业会增加,有时也会伴随着通货紧缩,经济呈现出过冷状态。因此,经济波动的直接原因应是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石油危机、农业歉收以及战争爆发等因素所形成的短期供给冲击,以及由于国际贸易环境恶化从而使出口骤然下降等因素所引起的需求冲击等。虽然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能够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为什么不一致,但却无法说明这种不一致为什么具有周期性。因为无论是短期的供给冲击还是短期的需求冲击都不具有周期性。而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亦即经济波动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因此,经济系统外部的某些因素对经济的冲击只能被用来解释随机性的经济波动,而不能被用来解释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它不可能是经济周期形成原因的稳定解。[3] 一般来说,总需求与长期总供给的周期性偏离只能根源于总需求的不稳定性,而总需求为什么具有不稳定性并且是周期性的不稳定性,这只能从经济制度本身去寻找答案。 二、经济运行周期性波动的制度原因和形成机理 总需求为什么具有不稳定性,从而周期性地与总供给发生偏离?这只能是经济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造成的。因此,经济周期根源于经济制度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经济,经济周期都是不可避免的。这在客观上就需要我们既要按照制度分析的思路又要从更广阔的范围对经济周期的根源作进一步的探索。 实际上,经济周期既是与市场经济制度也是和计划经济制度相联系的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但在不同的经济制度或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这样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使经济每隔一段时间就自动地呈现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即需求膨胀的状态,使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出现产出正缺口。当经济运行至波峰出现过热状态从而使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衡,以至经济的高增长不能持续下去时,经济就会衰退。即使政府不实行抑制经济过热的紧缩政策,这个过程迟早也会发生。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实际上是对过热经济的一种自行调整。当经济沉入谷底并在谷底运行一段时间,经过较充分的结构调整和能量积蓄以后,计划经济中固有的这种机制又会很快把经济重新推向复苏和繁荣,出现新一轮的需求膨胀和经济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