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理论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虞云耀,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原文出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制约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例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等。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全面小康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


期刊代号:D4
分类名称:中国政治
复印期号:200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505(2006)03—0004—07

      2006年2月14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主要任务,并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

      一、“三农”问题为什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几千年处于农业社会。其基本特征是以农养生、以农养政。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主要靠农业提供财政来源。历代君王们深知“国之大事在农”。战国时期著名法家代表商鞅为了帮助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统一天下,一方面主张重农,制定了几十项鼓励甚至强制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措施,使整个国家“野无荒草”;另一方面主张重税,要农民“不逃粟”、“不积粟”。为了推行这些重农、重税的政策,统治者把土地、户籍和赋税制度捆在一起。历朝历代封建朝廷的重农政策,虽然有些是想富国强兵,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封建统治者肆无忌惮地向农民横征暴敛,苦难的积聚超过承受程度,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揭竿而起。历史上发生的无数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多半是由于农民不堪重负难以生存引发的。传统的农业社会实行重农政策有其历史必然性。中华民族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和创造的灿烂农业文明,至今对我们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是,在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建国以后,我们党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坚决地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经济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在城乡统筹中得到发展,农民在增收减负中得到实惠,但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一方面,农业、农村、农民的贡献功不可没: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以税费形式为国家提供了财源支持;以征地方式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重要的土地及资金支持;以进城务工形式为城市发展和工业化提供了成本较低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制约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等。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一些重要资源和要素包括土地、资金、人才的流失在加快。长期形成的工农关系失调、城乡发展失衡,日益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起来难度相当大。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全面小康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至少有以下几点理由:

      其一,从农业的产业特点看,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农业是社会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生产“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其二,从农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都强调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认为这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基础。马克思把工农联盟比喻为“一种合唱”,认为如果没有这种“合唱”,无产阶级革命在一切农民国度里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列宁指出:“工农联盟是苏维埃政权的力量所在,是我们取得成就、取得最终胜利的保证。”

      其三,从农业、农村、农民在我国所处的地位看,始终具有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农村人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全局。

      其四,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向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已经具备能力和条件,可以实现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都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

      其五,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来看,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同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密不可分。毛泽东同志在做党的“七大”政治报告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江泽民同志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胡锦涛同志指出:“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意愿,也顺应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潮流和大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