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给教材的编写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有多种形式的教材并存,教材的重要性有所下降,但是它作为学生知识的资源库和为学生导学的读本而存在,是课程标准思想的载体和学生学习养成的凭借,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如何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者从以下几方面试作浅探。 一、引导学生多元思考艺术形象 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把艺术形象比喻成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下的“八分之七”。这就是所谓的思想大于形象。换句话说,文字总是能提供比其形象更多的意蕴。因此在进行艺术形象分析时,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想象再创作的空间,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奇妙引导,放手让他们讨论争鸣。 学习《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讨论:皇帝究竟是给谁骗了?学生争执不下。持给骗子骗了的同学,认为骗子是罪魁祸首,如果没有骗子,根本不会发生上当受骗的事。持给大臣骗了的同学,认为老大臣不诚实,如果老大臣看完后,如实汇报说什么也没看到。也根本不会发生后来的事,讨论是非常热烈的,学生各抒己见。老师没有倾向于任何一方,左右学生。老师只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入手分析作者的观点:皇帝第一次与骗子接触,听了骗子的介绍,皇帝的心里是怎样想的?皇帝为什么要两次派大臣去视察?当皇帝亲眼看见织布机空空如也时,为什么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说明了什么?全城百姓都没有看见那块布,但是为什么都说那块布美妙绝伦? 随着老师的引发、讨论的深入,一个个问题在学生的脑子里,不再是浅层的感性的问题了,而是化成对课文的深入的研究。最后学生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是皇帝自己骗了自己,认为明察秋毫的皇帝,决不会不相信自己,一个诚实勤政爱民的皇帝管理下的国家,也不会出现举国上下一片虚伪。 二、引导学生咀嚼品味教材亮点 文章亮点就是文章中耐读的地方,不少亮点是显而易见的。如《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一段人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跃然纸上。范进发疯的过程,写得既有爆发力又有波澜。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品味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以及每一层用词的精妙。一个“噫”字吐出他惊喜过望的心情,与他狂喜的心情合拍,语句短小,语气强烈。这一段中用语反复,但反复中又有变化,前一个用“好了”,后一次只用一个“好”字,冲动的劲儿又有区别,足见用词的细心。而有些亮点,猛看平淡无奇,细读则如饮甘醇。如“我的故园是浙东南的鱼米之乡,50年代初,解放了的家乡天地明媚”(《我的长生果》),对这句话,学生读后觉得并无可疑之处,说明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品味意识。教师若启发学生,有一词形象鲜明,别具韵味,这个词是什么?学生马上会注意到“天地明媚”,若把“天地明媚”改为”欢天喜地”哪个表达效果更好?通过品味,“天地明媚”给人无限想象力,充满了新鲜味,与解放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形成强烈对比,韵味无穷,别具一格。这一处点拨无疑开拓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空间。 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文章空白 “空白”指的是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通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去拓展,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造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如果能鼓励学生放飞思维,补充文章中的空白,是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如《最后一课》写韩麦尔先生讲完最后一课的情景时是这样结束的,“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作者在这里投有大段的抒情和描写,也没有大段的议论,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教师教学至此,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从韩麦尔先生那无言的手势中去体会他那难以言状的复杂心态。 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文章微瑕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尽管教材中的文章不乏典范性,但白璧微瑕也常有所见。教者要打破学生的迷信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文本较量,与名家辩论。 如《听潮》中写道:“彦,这里会塌了!”,“会”是指“可能,将要”,而“了”表示已经这样,一句话中前后矛盾应将“了”改为“的”,才使句子意思前后连贯。还有巴金《繁星》,“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一句中“密密麻麻”与“繁”,应该两者去其一为妥。还有《愚公移山》一文的插图与课文内容不合拍,画面上人物状态的描写与课文中的文字说明出入较大。《往事依依》的插图未能体现古文老师悲歌慨叹的激情。 五、引导学生大胆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着的,没有孤立于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事物。文本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也不可能是脱离于其他学科知识而存在的,它们存在着交叉渗透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应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大胆渗透。 教《食物从何处来》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物》课本对植物组织和“光合作用”介绍,启发他们思考两者有何异同,为何有这样的异同。 教《送你一束转基因花》,用“种瓜得花,种豆得瓜”来代替人们常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让学生通过查资料,知道这靠的是转基因技术,进而了解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死海不死》,可提出“请你救救死海”这一趣味性、探索性很强的要求,由学生去找材料依据,然后“献计献策”,通过这样的有机渗透,学生的思维延伸到未知的知识领域,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尝到创新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