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研究方法论问题。面对全球化的新形势,升华新的范畴,开拓新的生长点,培育新的理论,实现对原有传统的超越,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学论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怀特海过程哲学,将从研究方法论角度为我们提供有关的启示。 一、对主流教学论批判引发的思考 教学论学科的现代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生成与发展的。中国教学论,是在借鉴和继承的基础上,将日本、美国、前苏联的教育理论融入中国教育文化传统之中而逐渐形成的。这就是主导中国教学理论与实践长达大半个世纪的“主流教学论”。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教育体制、文化环境等诸多原因,这一主流教学论日趋精致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为结构框架的学科基本逻辑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主要解决的是有关知与不知的教学认识论问题。 学术发展和学科发展,需要批判性反思。特别是,当主流教学论成为范型、规范的模式以后,刻板与僵化的弊端便日益彰显出来。要构建中国教学论,要想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必须对原有学科进行必要的“整理”,必须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即在分析、判断基础上进行扬弃。 目前的问题是,批判的对象和问题是什么?学术界都在致力于对主流教学论或传统教学论的批判。但对各种不同观点认真加以比较,我们会发现讨论的内涵是很不一致的。争论点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 1.关于教学论之认识论基础的位移问题 中国教学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长期以来,尤其是建国后的前30年,受前苏联学者影响,加上我们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以及学习中的教条主义,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实际上停留在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是一种粗陋的实践主义,机械地套用“实践——认识——实践”的公式。这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在文化大革命中发展到了极点。 实际上,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已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在这句话中,马克思强调了两点:一是批判旧唯物主义,因为它仅从客体而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二是强调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实际上也同样适合于对传统教学论研究方法论的批判。 目前,在寻求现代教学论理论基础时,一些学者极力提倡要引进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西方的思想观念,并作为我国课程与教学论重新建构以及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种研究路向要求我们思考和回答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真的过时了吗?二是后现代主义等西方哲学诸多理论,是否是我们构建中国现代教学论的最佳选择?那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西方哲学观之间做非此即彼的二元价值判断的做法,是我们应拒斥和批判的。我们的态度是:要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批判地借鉴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 2.关于对传统教学论教学观的批判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过往教育理论所秉持的是工具理性的知识观。这集中表现在:强调知识的窄化、专精化,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从概念形式出发,着眼于逻辑上的严密,忽视对科学事实与现象的掌握;强调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强调分析的方法,而忽视学科体系整体的综合性;仅强调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目前争论的焦点是:在批判传统教学的工具理性论,强调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还要不要重视形式演绎推理系统,重视概念与原理的学习。进一步追问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现代教育”?现代教育要求我们应确立什么样的知识观? 3.教学论学科构建方法论的偏颇与缺失 教学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机械唯物论及形而上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单纯的因果解释框架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教学现象的研究,主要是以分析为主,将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主体与客体、知与行、文与道放在二元对立的两极,往往强调一面而忽视和排斥另一面。 第二,将教学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认为教学只是所有属性要素的简单组合,进行的是孤立、静止的平面式研究。 第三,企图寻求尽善尽美的因果解释和结论,忽视偶然性的客观存在;追求趋同,忽视差异性和丰富多样性。 第四,研究中存在简单移植以及功利主义倾向,不能很好地处理借鉴与创新、国际化与本土化、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等关系。 现代教学理论的构建,面临着教学理论研究对象的封闭性与现代教学开放性的矛盾,教学观念上传统与变革、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凝固规范的理论体系与生动变化的教学改革实践的矛盾。 二、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以怀特海为代表的过程哲学,对于现代教学论研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过程哲学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是整合。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理论,过程哲学主张整体性,强调宇宙的整体性、变异性和连续性。这一命题的基本依据在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怀特海看来,不存在任何自足的实体。他强调内在联系的实在性,认为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是内在的、实质的和构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