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阶级分析到阶层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保国,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沙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长沙410000)

原文出处:
天府新论

内容提要:

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都是马克思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方法。我国当前阶级的存在使得在革命年代受到强调的阶级分析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建设的年代,突出阶层分析则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对于阶级问题,我们过去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而忽视阶层分析。事实上,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阶级分析与阶层都是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方法,他们并没有因使用阶级分析法而舍弃阶层分析法。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面对现代社会阶级存在状况的巨大变化,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并以阶层分析为主,才能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阶级现象做出具体而周全的阐释。 

       一、阶级分析是认识社会现象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150多年前,即在1848年2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最重要最基本的文献——《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开宗明义地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1]可以说是对欧洲国家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阶级划分、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最简明的概括。尽管其他国家的历史状况有所不同,但是这样一目了然的概括,确实能够帮助我们在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中掌握最基本的指导性线索,并用以剖析阶级社会的一切社会问题。而且,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与方法的深刻性还在于,它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并进而揭示出阶级社会里人际关系问题的实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一切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里,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阶级,因而也总是有一定的阶级立场的,这就要求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政治现象。马克思本人就是这样做的。例如,有人认为,马克思对路易·波拿巴政变的研究之所以获得成功,是他站在客观的、超党派的立场上。对此,马克思的朋友埃卡留斯反驳说,所谓客观立场,完全是一种虚构。事实上,马克思对这一事变的研究,是站在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场上,并且运用了正确的方法。[2]马克思本人也说,他是用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来“说明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3]的。

      尽管当今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依然是我们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依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在我们党的理论体系中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仍然是我们分析国际国内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问题的有效方法。目前,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斗争,仍然十分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以消灭社会主义为己任;在国内,大规模阶级斗争已经过去,但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仍是观察和研究国际国内复杂政治现象的一把钥匙。抛弃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预见未来的走向,提出正确的对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存在,是阶级分析有效性的社会历史背景。我国现阶段,虽然在阶级结构、阶级关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阶级斗争也不是社会主要矛盾,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然长期存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这种客观性和特殊性,要求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还必须坚持用阶级、阶级斗争的理论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具体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就其基本社会形态而言,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的领导,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等方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大规模的尖锐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但是,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主义还不可避免地带有旧社会的痕迹,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生产关系还不完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残余还存在,三大差别没有消除,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有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还没有完成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们打破了“一大二公三纯”的局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的,我们应该坚持不仅允许而且适当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不能不看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既存在一致的方面,同时又存在着矛盾的方面,尤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由于经济性质的不同,各自追求的根本利益不同,矛盾的一面更为突出。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还必须注意限制它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消极影响,引导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尤其要注意防止它与公有制经济争夺主体地位。我们是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抛弃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不能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就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所以,对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进行观察和研究,并制订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阶级分析不排除阶层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属于政治学分析范畴。它实际上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所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阶级是生产力有了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分工和私有制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中,马克思提出以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也就是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作为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由此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在资本主义时代,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自己的彻底解放。可见,阶级观点、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纷繁复杂的矛盾运动和社会冲突在政治上的概括和总结,来源于社会经济领域而又高于社会经济领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