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密切相关。考试体现着社会对其成员资格的要求和认定,大规模社会考试还昭示出社会对所需“贤才”的标准,进而成为人才选拔和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探索人类社会考试思想发展规律,既是教育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也是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试图在研究中国考试思想发展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探讨中国考试思想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以便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吸取营养,加深我们对现实考试问题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考试理念,更好地为当今的教育考试改革服务。 一、中国考试思想的历史发展 考试思想作为人类考试实践活动的客观反映,是伴随着考试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早在原始社会,考试思想就已萌芽,远古的部落首领推举、考察即是早期考试观念的具体体现。先秦时期,虽然并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考试制度,但通过考核、考察、选拔、任用人才的实践已经出现,只不过“乡举里选”还主要是选拔大夫以下低级官吏,大夫以上高级官员则通过世官制选拔。及至春秋战国,世官制开始衰落,明贤思想显著发展,“诸子百家”力主“选贤任能”,“尚贤”观念遂成为这一时期考试思想的集中体现。而私学的兴起,又使教育考试思想初步形成,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就已对西周奴隶制时期大学的“考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和评述,体现出考试中德行与道艺结合、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思想。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集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于一身的历史性人物,他的任人惟贤、有教无类、德才兼备、学优则仕的思想,初步奠定了中国考试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并对后世人才选拔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孔子的“尚贤”观念不同,道家和法家所奉行的“不尚贤”思想尤其引人关注。老子从“无为”的思想观念出发,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注: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他反对国家大张旗鼓地任贤选能,认为由此人们易于被外物所感,进而刺激他们的感官之欲,引发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并导致各国竞相延纳所谓的贤才,哄抬人才市场,反倒使真正的贤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法家的“不尚贤”思想集中体现在“尚法而不尚贤”这一重要命题之中,认为只要法律完备,依法行事,无能之辈也可以治理好国家。在法家心目中“农战之士”、“智术之士”和“能法之士”就是贤者,他们更讲求“论之于任,试之于事,课之于功”。(注:韩非子校注组.难三[A].韩非子校注[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即在实际工作中对人才胜任职事的可能性和绩效进行鉴别、测试和考核。正因为法家理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才使它对当时选官制度的改革,起了决定性作用。(注: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69.) 两汉是属于察举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察举制作为一种推荐制度,在制度上并不强行考试,而主要是根据人的“德行”,通过举荐和策问,授以相应官职。由于“孝廉”是两汉察举制的主体和核心,所以,以儒术取士是汉代察举制的主要特征,这样“尚贤”便仍是两汉考试思想发展的主脉。后随着东汉任贤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荐举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孝子廉吏已徒有虚名,进而引发了人们对人才选拔问题的深入思考。为弥补察举制的不足,寻找更加客观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和方法便成为考试思想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 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左雄对孝廉考试进行了改革。一是被举荐者的年龄限制在四十岁以上;二是分儒生和文吏二科取人;三是要以“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考试,作为认定居官资格的手段”。(注: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62.)“限年”极大地抑制了奔竞之风,革除了谬滥之弊,而增加考试环节并要进行端门“覆试”,使用人制度标准化,减少了随意性。“故雄在尚书,天下不敢妄选”。(注:范晔.左周黄传论[A].后汉书[C].卷61.)可见,考试环节的增加,成为考试观念根本性转折的开始。的确,自“左雄改制以后,考试制度的雏形也就具备了”。(注:沈兼士.中国考试制度史[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1.)左雄因此也被视为是我国常科考试的创始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重德的主流思想经由汉魏之际重才思潮的激烈震荡,加之“九品中正制”从一开始实行就弊端丛生,进而引发了人们关于考试问题的激烈争论。期间,有关人才选拔中的考试意识明显增强,涌现出王昶、傅玄、葛洪、刘劭等具有开拓精神的考试思想家,他们对考试作用和检视人才办法的深刻阐述,使人们进一步明确了采行考试的极端重要性,并为其后科举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其中,王昶和傅玄对考试作用的论述最有启发意义。 嘉平初年(约249年),王昶上书陈述五条治理方略,其中一条就是“欲用考试”。他说:“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注:陈寿.王昶传[A].三国志[C].卷27.)后傅玄在《马钧传》中也说:“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虽然王昶所言考试仍然是指对官员的考核,但他用“准绳”来形容考试的作用,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考试作用的准确而形象的论述。(注: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6.)而傅玄把考试说成是度量人才的“衡石”,同样充分地表达了考试的准确测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