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世晴,南开大学经济系教授。

原文出处:
南开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对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主要变量测定结果的价值远大于测定本身。这不仅为理论分析的展开准备了实证材料,也为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过程提供了“全息投影”。50年来,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沿着差额GDP的低水平下降转为低水平上升的“V”形轨迹运动,并且是在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超高速上升与跌落的交替中实现的,表现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在50年的时间序列中,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增长类型”到“衰退类型”,从“衰退类型”到“负增长类型,”从“负增长类型”到“低速稳定增长类型”,从“低速稳定增长类型”到“高速稳定类型”的四次类型转换过程。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字号:

      笔者在本刊曾撰文分析了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建立了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注:参见《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朝,第35页。)。在此,将运用实际经济增长动态模型所提出的基本原理,对我国50年来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进行实证考察,说明我国实际经济增长在长期中的趋势特征、周期性变动及增长类型转换的过程。

      一、对实际经济增长动态模型的修正

      由于“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还仅仅是一个理论模型,所以为了对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轨迹进行实证考察,还应对前述的理论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正。

      (一)均衡GDP的变动

      在差额GDP模型中,我们借用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人均收入的概念。实际上,我们模型中的均衡GDP同西方经济学中的均衡人均收入有不同的意义。

      首先,在我们的模型中,均衡GDP是指维持基本生活标准的人均GDP。它既包括维持生存的需要,也包括在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必须达到的某种生活质量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及从事基本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G[,0]是超过维持生存水平以上的某一人均GDP水平。当人均GDP降到G[,0]时,人均积累为零,维持基本生活标准的均衡GDP等于维持基本生活标准的人均消费水平。

      其次,前面的分析,假定G[,0]不变,实际上G[,0]是变动的,并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因为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维持基本生活标准的生活资料范围将不断扩大,质量将不断提高。

      由于G[,0]呈上升的趋势,在按前述“差额GDP增损模型”计算各年的dg和g中,应扣除G[,0]在各年增加的部分。如果把G[,0]增长的部分表示为U,那么边际差额GDP即dg和差额GDP即g的表达式应修正为:

      dg[,t]=ASP·V·g[,t-1]-dP·v-U(1)

      g[,t]=ω·g[,t-1]-dP·v-U (2)

      (二)差额积累倾向ASP的变动

      在基本动态模型中,假定差额积累倾向ASP不变。但在实际经济过程中,ASP是不断变动的,并对差额GDP增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首先,差额积累倾向ASP的变动取决于差额GDP的水平。随着差额GDP水平的不断提高,差额GDP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ASP越高,差额投资AI的数额越大,继后时期的差额GDP增量dg也就越大。

      其次,人口增长制约着差额积累倾向ASP的变动。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增长率越高,一定时期的边际人口dP的数量就越大。即使人均消费水平不变,也会使差额GDP中用于消费的绝对量增大,从而制约着ASP的提高。

      (三)差额投资边际效率V的变动

      在基本动态模型中,假定边际差额GDP同差额投资之比不变,即差额投资边际效率V不变。但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V的变动。如:技术进步、资本与劳动力配置的合理程度、劳动者的技术素质、资本—产出比率、劳动生产率以及投资的方向和性质等。从实际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人口增长也是影响V变动的重要因素。人口增长,尤其是劳动力年龄人口的增长,会影响资本的分散化程度(注: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84年,第83-87页。),从而引起V值的变动。人口增长越快,资本分散化程度越高,差额投资的边际效率越低。

      (四)投资性质的影响

      投资性质可以分为劳动弹性投资、非劳动弹性投资和中性投资三种类型。劳动弹性投资是指新增加的投资比同量的原资本吸收更多的劳动力。非劳动弹性投资是指新增加的投资比同量原资本吸收更少的劳动力。中性投资指新增加的投资与同量原资本吸收的劳动力相等。资本的劳动力弹性的大小同V的高低有一定的联系。资本的劳动力弹性大,意味着生产的技术构成较低,从而V也相对较低。虽然我们还很难通过现有的统计资料来区分投资的性质,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外延向内涵性扩大再生产的转变,非劳动弹性投资将不断增加。

      (五)单位边际人口对差额GDP的减损量v值的变动

      在差额GDP增损模型中,假定单位边际人口对差额GDP的减损量v值不变,边际人口对差额GDP减损的绝对量dP·v的变动主要决定于一定时期边际人口dP的大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v值是不断上升的。决定v值变动的最直接因素是人均消费水平。人均消费水平越高,增加一单位边际人口对差额GDP减损量就越大,从而v值也就越大。

      (六)创新的作用

      在基本的动态模型中,没有考虑创新的作用。但在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中,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将不断发生,其效果同增加投资一样,可使生产能力提高。因此可以把创新看作一项新投资的注入。

      二、我国差额GDP及其相关变量的测定

      我国现行的人口和经济的实际统计资料,不能直接用来描述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且,前面所分析的“动态模型”还仅仅是个理论模型,其中某些变量还难以在实际中直接应用。因此,我们根据模型中提出的原理和原则,对有关变量加以测定。在此,仅提出几个主要变量的测定方法。

      (一)起始年份差额GDP[,1]的测定

      我们把1952年作为分析的起始年。首先,用当年的GDP除以当年的平均人口=1/2(P[,t-1]+P[,t]),求得当年按人口平均的GDP,即G[,t]=GDP/。以此测定的人均GDP,是当年实际生产的人均GDP值。由于它不是差额GDP,因此不能直接用来描述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轨迹。其次,用1952年的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起始年的维持基本生活标准的均衡GDP,即G[,0],然后根据差额GDP模型的基本公式:g=G[,t]-G[,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