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非一致性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台秋,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人口经济系,江苏 南京 210042 张台秋(1955—),女,安徽芜湖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人口经济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与人口理论。

原文出处: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西方经典的索洛模型和奥肯法则,然后针对中国实际现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与之存在悖论,接着对这一增长悖论进行了解释,最后就如何使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4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049(2004)03-0012-04

      一、经典理论——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一致性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索洛模型,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增长,而就业增长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加强效应”。

      奥肯法则(Okun’slaw)更进一步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其表达式如下:

      △u=-0.5(y-2.25)

      公式中,△u表示失业率的变化,y表示经济增长率。

      它的含义是,当经济增长率高于2.25%时,失业率将下降,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下降半个百分点;当经济增长率低于2.25%时,失业率将上升,在此基础上,经济增长率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半个百分点。

      而且,世界各国,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二、中国的现状

      但非常耐人寻味的是,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失业)变动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了较强的非一致性,也就是说,在中国上述就业增长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异。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非一致性表现为:一方面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逐步下降,失业和下岗人员逐渐增多,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3.6%,大于“八五”期间的2.25%和“九五”前4年的2.3~2.9%。尽管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种一致性程度有所上升,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在速度上存在非对称性,这体现为GDP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

      表1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以及就业弹性系数值。从表中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变化的幅度比较大,但就业的增长率却波动不大,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就业弹性系数的波动也比较小。在这20年中,就业弹性值出现过两次峰值,且出现的年份正好是经济增长的低谷年,经济增长明显减慢,但就业增长率并没有相应地减少。在经济增长率较高的年份,就业弹性值比较小。

      表1 中国经济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及就业弹性值

      年份 GDP增长率 就业增长率 就业弹性

      (%) (%)(%)

      1978年11.70

      2.00 0.17

      1979年7.702.20 0.29

      1980年7.803.30 0.42

      1981年5.203.20 0.62

      1982年9.103.60 0.40

      1983年10.90

      2.50 0.23

      1984年15.20

      3.80 0.25

      1985年13.50

      3.50 0.26

      1986年8.802.80 0.32

      1987年11.60

      2.90 0.25

      1988年11.30

      2.90 0.26

      1989年4.101.80 0.44

      1990年3.802.60 0.68

      1991年9.202.00 0.22

      1992年14.20

      1.80 0.13

      1993年13.50

      1.60 0.12

      1994年12.60

      1.30 0.10

      1995年10.50

      1.10 0.10

      1996年9.601.30 0.14

      1997年8.801.10 0.1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

      三、关于这一增长悖论的解释

      国内理论界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不一致性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技术进步论。一般西方经济学理论都认为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即量的因素和质的因素。前者主要是指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导致经济增长,而后者主要是指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等导致经济增长。但是,在我国当前条件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深化、技术快速进步等因素推进的,因此节约劳动性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就业GDP弹性的下降和就业人数的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并且这种就业减少的现象可能与就业体制改革、劳动参与率和1996年以来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有关。

      2.结构调整论。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不是一种内生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自主型增长”,而是一种“调整型增长”,即经济结构由原来的不合理渐渐趋于合理,中国就业增长率的下降正是由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快速调整所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就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换句话说,就业下降或失业上升是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是必要成本。

      3.有效劳动需求论。引入有效劳动需求量和名义就业人数两个概念来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带来了有效劳动需求量的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原来已经处于有效就业状态的职工的劳动工时的增加,表现为劳动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不是表现为名义就业人数的增加。再说,即使有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如外来民工流入城镇就业岗位和自我雇用),也常常因为无法进入官方的统计数据而使得城镇登记失业率看起来不断上升。所以,整个过程就会表现为所谓的“增长悖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