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扩大内需政策中的“逆调节”现象及其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团标,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政法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蒋团标(1964—),男,广西富川人,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经济学硕士。

原文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我国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但政策效应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的政策还成了新的消费障碍,出现了政策效应的“逆调节”现象。其原因主要来自现实的特有矛盾和人们消极的消费心理倾向。因此,在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发挥其综合效益,特别是改革的力度、节奏和时机要与扩大内需政策结合起来,以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政策的效应,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2)01—0021—05

      20世纪末期,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征,商品短缺现象消逝了,市场供给出现了总量和结构的相对过剩。表现在: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市场疲软;商品供过于求现象有增无减,库存增加;即期消费减少,居民储蓄增加等。这充分说明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伴随而来的各种经济体制矛盾的日益尖锐。为了解决通货紧缩和经济持续低迷问题,我国政府连续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如大量发行国债、7次降息并追收高达20%的利息税、 将公务员的工资和国企下岗人员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救济金提高30%、提高高校收费标准并扩招、刺激股市、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刺激假日旅游消费等。这些政策的实施虽然在客观上推动了宏观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政策效应并不尽如人意,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抑制即期消费增长的因素。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我国扩大内需政策出现这种“逆调节”现象呢?本文拟从居民消费心理倾向的角度做些分析,并就其主要方面提出粗浅的对策和建议。

      一、扩大内需政策是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消费政策的基本取向

      一般说来,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是生产的根本和最终目的。没有消费,生产就无法继续,也就没有生产,而且消费的水平、规模和结构反过来决定了生产的水平、规模和结构,消费对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1978~1997年的20年里,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8%。回顾20年持续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过程,可以看出, 这段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城乡居民各种层次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需求层面不断得到满足,供给层面出现重大突破的过程。20年持续高速增长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于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居民的温饱需求直接推动了70年代以来的农业和轻纺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进入90年代,随着大部分人口的生活逐渐达到小康水平,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对娱乐、教育消费量增加,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从而促进了这一时期家电产业和商业、餐饮、家政服务、运输、电讯等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进入‘九五’末期,全国城乡消费出现了新形势,在以‘老三件’为代表的第一代消费品被淘汰后,以‘新三件’为代表的第二代消费品也已经达到饱和,而第三代消费品还没有形成热点,居民消费中用于购买服务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但增长无力。”[1 ]如果新的消费热点不能形成,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将直接威胁到“十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因此,“十五计划纲要”继续强调把刺激消费作为国民经济增长战略的核心,并提出了在今后的几年内把我国的居民消费率由目前的47%提高到50%左右。[2]

      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统计,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而这一时期,我国的消费率则一直徘徊在60%左右。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3]2000年,我国GDP为89404亿元, 以12.6亿人口计,人均GDP已达到850美元,但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却仅为47%,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还呈下降趋势。消费率低位徘徊,直接影响了消费对生产的拉动,影响了私人投资的增加,从而在总体上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受到国内市场需求的严重约束。因此,实行鼓励消费政策,并不是解决一时经济低迷的权宜之计,而应该是我国政府在相当长时期内消费政策的基本取向。“十五计划纲要”提出我国经济的特征是消费导向型经济,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在未来几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刺激居民消费。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经济短缺时期,为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我们鼓励人们尽量节约,少消费、多积累。但在现今“过剩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如果国内的消费需求不能扩大,必然导致生产的萎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成为泡影,最终必然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将危害国家、民族安全与社会稳定。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看,凡是国家重视提高消费率的时期,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就高,经济发展就比较协调,经济效率也较高。例如“一五”时期,国家既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又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消费率平均达75.8%。又如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至1984年5月, 我国纠正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在控制投资的同时,重视消费,这一时期居民消费率平均为69.94%。 以上两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都比较协调,经济效益较高。相反,“高积累”、“高储蓄”中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相当一部分投资非但没有效益,反而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包袱,投资边际效益极低。例如,1958年的“大跃进”、70年代“三线建设”中出现的大量浪费和80年代后期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导致经济结构失调,“生产力过剩”,大批国有企业步履维艰,亏损严重等,这些现象都是在“高积累”的指导思想下发生的。所有这些表明,目前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率是必然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