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7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00)04-0035-07 宋代以前,中国和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是陆路,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海上贸易在当时社会经济中处于次要地位。虽然如此,但也有所发展。西汉中叶中国商人渡海到达印度半岛,购置当地奇珍[1](卷28,《地理》八下)。三国吴孙权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大秦国商人经交趾抵达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孙权曾亲自召见,询问该国风土人情[2](卷78,《中天竺国》)。南北朝史籍中多次提到“外国船”[2](卷51,《肖励传》)、海舶[3](卷33,《王僧儒传》),其中包括了外国商人在中国的活动。到了唐代,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但有了广州(今广东广州市)、扬州(今江苏扬州市)、泉州(今福建泉州市)、明州(今浙江宁波市)等重要港口,而且在广州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唐朝同朝鲜、日本、缅甸、波斯都有过友好交往。 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进口货物在400种以上[4](卷145,《食货》),宋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收入不断增加。宋英宗治平(公元1064-1067年)时,年收入为63万贯[5](卷186,《食货(下)》八,互市舶法)。宋高宗绍兴(公元1131-1161年)初,年收入增至200万贯[6](《甲集》15,市舶本息),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海外贸易的进口货物以香料、药材为大宗,出口货物以瓷器、丝织品为主。这条海上通道可称为“陶瓷之路”。 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大发展,海上通道之所以能取代“丝绸之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自唐后期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的阻塞,导致宋王朝致力于海上通道 北宋建立前后,党项族在我国西北地区崛起,雄居“丝绸之路”的东端。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在青海和四川西北部,后来逐浙迁移到今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归附于唐。唐朝末年,党项族平夏部首领拓拔思恭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因功被赐姓李,晋爵夏国公,权知定难军节度使。从此,拓拔思恭就成为夏、银等五州的实际统治者和党项族各部的首领。北宋建立后,李思恭四世孙李继捧愿纳土归宋,本人及亲属到京师任职。宋太宗赐姓赵,改名为保忠,授以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之职。但其族弟李继迁反对,并于公元986年(宋太宗雍熙三年)与辽结盟以图北宋。宋朝曾多次出兵讨伐,又用禁止向其居地运输食盐的办法困之,但皆未见成效。公元1002年(宋真宗咸平五年),李继迁攻占灵州,改称西平府,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中心。李继迁死后,其子德明继位,他不断对外扩张,夺取甘、凉等州,控制了河西走廊,同时把政治中心从西平府迁至怀远镇,另建新都,改名兴州。在此期间,宋王朝为笼络党项,曾封德明为西平王,承袭其父官职。公元1031年(宋仁宗天圣九年)德明死,其子元昊袭位。元昊仿效宋的规章制度,申明法令置文武班,立番汉学,进行政治改革,同时向四外发展,辖区扩大到包括黄河上游地带的22个州郡。公元1038年(宋仁宗宝元元年)元昊羽翼已丰,于是正式称帝,以兴州兴庆府为都城,建元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史称西夏[5](卷485、486,《夏国传》)。 西夏建国后,宋夏边境时战时和,局势多变。战时双方停止贸易,“丝绸之路”中断;和时,大食等国商人可循旧路抵达北宋[5](卷485、486,《夏国传》)。西夏虽然也设有管理商业的机构,招揽外商,但它需要的香料等物却反从宋朝获得。从公元1007年起(宋真宗景德四年),宋在保安军设榷场,西夏以驼、马、蜡、柴胡等土特产换取北宋的香料、瓷器和丝织品[5](卷186,《食货(下)》八,互市舶法)。由此可见“丝绸之路”外商之稀少和西夏境内香料等物的短缺。 河西走廊历来是陆上国际贸易的必经之地。西夏的存在,使得“丝绸之路”梗阻不畅。这种情况在南宋时尤甚。不但西夏存在,而且在它的西面又出现了辽王朝宗室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公元1131-1211年)。从公元1141年始,南宋与金签订“绍兴和议”,淮水以北地区,包括今陕西一部分成为金的辖地。及至蒙古族兴起于漠北,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上述地区又转隶于蒙古帝国。如果南宋政府仍循“丝绸之路”开展国际贸易的话,那真是群山阻隔,困难重重。 “丝绸之路”东端阻塞已如此,它的西端——西南亚地区也动荡不安。阿拉伯帝国各地的大封建主不断加强对其领地的控制,他们支持帝国分设于各地的总督实行割据,不再听命于中央。公元820年,塔黑尔据帝国东部独立的呼罗珊为中心,建立塔黑尔朝。公元867年,萨法尔割据波斯南部建萨法尔朝,并灭掉塔黑尔,占据呼罗珊地区。9世纪后期,阿拉伯帝国更趋分裂。塔吉克人推翻阿拉伯在中亚的统治,占领布哈拉,建立萨曼王朝。其版图北达咸海,南至印度河上游,东至阿姆河和锡尔河上游,西抵里海,成为当时中亚最强的国家。而原来的阿拉伯帝国这时只局限于巴格达周围不大的地区。这一时期正当北宋建国初期,萨曼王朝之于阿拉伯帝国而言,颇像西夏之于北宋,从东西两端挡住了“丝绸之路”的通道。 10世纪末,萨曼王朝衰落,公元999年为珈色尼王朝所灭。此后,该地战事不断,加之11世纪至13世纪初“十字军东征”,对这一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文化造成的破坏是惊人的。西亚地区长达数百年的纷争和战乱,后果之一是造成“丝绸之路”的梗塞。 “丝绸之路”不能畅通,基本上断绝了宋王朝经由陆路进口香药等货物的渠道,当时的统治阶级、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这些物品的需求却与日俱增。因此,宋王朝从建立之日起,就不得不致力于海上贸易的发展。 二、手工业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