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中国的经验、问题与前景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管理世界》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0
分类名称:国民经济管理
复印期号:200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与民主化是当代四大国际性潮流。这四大潮流交互作用,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快速变化的新世纪,也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在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各国纷纷进行多方面的战略性调整,而政府在这种调整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加入WTO的准备已进入最后阶段。加入WTO,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问题。就挑战而言,目前最为直接和突出的是对政府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的挑战。这就要求在新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改革,进而创造有效率的市场环境,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并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一、经济全球化对政府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随着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削减,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1980~199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6%,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均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国际投资日趋活跃,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生产经营活动,累积输出资本已达35000亿美元,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体。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大幅度增长,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时间上接续、价格上连动的交易网络。国际互联网迅速扩张,国际间信息流动快速便捷,信息交流意义上的“地球村”正在形成之中。区域性贸易、投资自由化安排不断涌现,成为进一步带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领头羊。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原因。首先,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分工的深化与市场规模的扩张。这一要求推动着生产从国内区域间分工向国际分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全球新技术革命浪潮加速了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范围内产业垂直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大。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的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同时,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

      其次,技术进步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远洋运输技术、航空货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国际货物运输与信息交流的成本,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据世界贸易组织估算,1990~1997年间,世界出口商品的运输成本仅占其价值的2%;按1996年美元计算,1930年从纽约到伦敦的3分钟电话,话费为330美元,现在只需1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降为3美分。

      再次,不断强化的国际经济规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关贸总协定奠定了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规则。发达国家凭借其占优势的经济实力,在国际双边与多边经济关系谈判中不遗余力地推行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一些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的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上的成功,对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投资与金融自由化产生了强烈的示范作用。伴随着国际产业分工与技术扩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输出初级产品,逐渐成为世界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给者,一些新兴经济体也从资本净输入国变成了资本净输出国。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对进一步削减贸易与投资壁垒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战结束后,前苏东国家走上了经济转型道路,为尽快摆脱原计划经济的束缚,在全球范围谋求发展机遇,这些国家也纷纷选择开放政策。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了关贸总协定,使全球贸易、投资与金融自由化的规则大大强化。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使自由化从货物贸易领域迅速扩展到服务贸易、与贸易相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与此同时,其成员从关贸总协定成立之初的23个增加到135个,标志着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接受了经济全球化的规则。世贸组织所遵循的非歧视的、更自由的、可预见的、更具竞争性的、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等原则,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定了方向,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潮流。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开放中增强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国际分工的基础出现了重要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认为,国家间分工的基础是各国的资源禀赋。各国自然禀赋的差异,导致各国产业结构的不同,通过不同商品的贸易可以增进各国的福利。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生产要素与商品、服务跨国界流动的障碍与成本大大降低,一个国家的优势产业不再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例如,没有石油资源的新加坡成为了重要的国际石化工业基地。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在决定各国比较优势的因素中,资源禀赋作用在减弱,后天因素的作用相应加强。所谓后天因素,包括政府的效率、市场机制完善的程度、劳动者掌握知识与信息的能力、受到政策影响的市场规模等。后天因素的改善,可弥补资源禀赋方面的劣势;而后天因素的劣势,则可能使资源禀赋方面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