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1)02-0007-07 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GDP增长率、物价总水平继续下降,出现了通货紧缩。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和国务院接连出台旨在扩大国内需求、促使经济景气回升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这可能与对最终消费需求决定作用认识上的偏差和政策着力点选择上的偏差有关。 一、最终消费需求的决定作用 生产或投资,意味着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即生产者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对该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引发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属于最终消费需求,没有最终消费需求就没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尽管有时因为需求链条很长,模糊了最终产品需求对于生产要素需求的决定作用。因此可以说,最终消费需求是投资需求的基础,没有最终消费需求的扩大就没有投资需求的扩大。 最终消费需求对于投资需求的决定作用还可以借用投资的乘数公式来加以说明。乘数理论告诉我们,投资增加会导致生产和收入增加;而且收入增量大于投资增量,即投资增加对生产和收入具有成倍的扩张作用。投资增加对于生产和收入的这种成倍扩张的作用,称为乘数效应。理论推导证明,乘数的公式为
。式中,MPC为边际消费倾向。这一公式表明:乘数的大小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即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的乘数效应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投资的乘数效应越小。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是反映消费需求强弱的一个重要变量。边际消费倾向的扩大意味着人们消费需求欲望的增强和消费需求的扩张,边际消费倾向的缩小意味着人们消费需求欲望的减弱。消费需求的扩张是投资需求扩张,从而是整个需求扩张的基础。 对于投资的乘数效应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们一般认为,主要是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或闲置的生产资源。数据显示,1995年以来,我国许多重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大都在50%上下,有的甚至低于40%,如果考虑到库存,生产能力的闲置就更为严重(注:林毅夫.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对策[A].载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我国对付通货紧缩的扩张性经济政策,特别是扩大政府投资的财政政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实施的,但对于私人投资的拉动作用,或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这表明,过剩或闲置的生产能力只是投资乘数效应赖以产生的必要条件,最终消费才是充分条件;生产能力过剩情况下,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必须以最终消费需求的扩大为前提。 潜在的投资者在利润的驱动下有着内在的投资扩张动力,会寻找一切机会进行投资,决不放过有利的投资机会。应该说这是任何潜在投资者的本质的行为特征。有没有好的投资机会,从根本上讲,决定于投资所生产的产品有没有市场,即有没有最终消费需求,因为除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以外,投资无非是进行生产,如果投资所生产的产品有市场、有销路,从而投资不仅能够收回成本,而且还能赚得利润,潜在的投资者肯定会进行投资。 综合上述,投资是由最终消费需求决定的;没有最终消费需求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投资引诱,从而也就没有投资。当需求不足构成经济发展的制约、需要扩大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时候,关键的是扩大最终消费需求。 二、最终消费需求不足是1996年后投资增长率继续下滑的根本原因 1993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61.8%,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峰值(见表1)。同时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都在大幅度上升(见表2),经济出现了过热。针对这种过热的经济形势,政府开始了紧缩性的宏观经济调控,大幅度地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1994年开始下降,到1996年下降为14.8%,被认为接近了较为适当的水平,因为这一年商品零售价格水平增长率也由1994年的21.7%下降为6.1%,而GDP增长率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见表3),因此紧缩性的政策操作随之停止。但是,投资增长率和物价总指数并没有就此停止下降,而是出乎意料地继续下滑。199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下降为8.8%,1998年中央政府增发了10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国债,才使其回升至13.9%。对此,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解释是,银行“惜贷”,而资本市场又不够发达,使得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受阻(注:李琨.我国近几年通货紧缩的特点、原因和改革建议[J].调查·研究·建议,2000(18).)。 表1 1991~2000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 年份增长率 年份 增长率 199123.9 199614.8 199244.4 1997 8.8 199361.8 199813.9 199430.4 1999 5.0 199517.5 200012.7 资料来源与说明:国家统计局编.《1999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1999年和2000年数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编.《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年第3期第6页数据计算而得。2000年数据为2000年6月与1999年6月相比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