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1995-04-28 为什么会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再谈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3期)中讲得清楚:“在学校教育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学生的智力本身是无所谓积极性的,它的积极性来自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到智力活动之中后,智力才会有积极性。由此看来,在学校教育中,必须重视并引入非智力因素,才能把学生的智力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遗憾的是,我国教育界长时期来不懂得这个道理,把非智力因素排斥在学校教育的大门之外,而在那里却高喊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自然收效不大。”邬大光在其《论非智力因素的八大功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4。下简称《功能》)中说:“非智力因素主要由六种因素组成,即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信念、性格六种要素。”“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起着侦察、巩固等功能;而非智力因素则起着动力、定向、强化等功能。在这个意义上说,非智力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学习活动的效率、价值、成败。”“在传统的学习理论中,我们仅仅强调了智力发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功能,这有待于我们理论工作者给予纠正。” 简单说,情感、意志等有积极性,是心理诸因素中的动力因素;认识过程本身没有积极性、它的积极性来自情感或意志。大讲特讲“非智力因素”是为了纠正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偏差、纠正学习理论中的失误。 自约翰·尼柯拉·提顿斯(Johann Nicolai Tetens)以来的心理学里,把认识、情感、意志三者认为是心理的最基本的因素;认识活动本身没有动力,没有积极性;情感、意志才是心理诸因素中的动力因素。认识活动的积极性来自情感或意志。这一观点,在传统心理学中,似乎是无可置疑的。 照“三分法”说,认识活动本身没有积极性,它本身没有动力。据此,认为“认识活动诸种特征(特点、特性)的综合就是智力”的智力观,断定由情感、意志等合成的“非智力因素”才有积极性、才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这是这一智力观在逻辑上的必然结果;这也是“三分法”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衍生物。 “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的外延,目前说法不一。有人说:“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构成的整体。”它是由三种成分组成的,“它们是:(1)个性倾向性;(2)情绪和意志;(3)气质、性格与认知方式”(申继亮,1990)。又有人说:“非智力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综合性的概念。……第一个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它指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而言。……第二个层次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心理因素,……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顽强性、独立性”。(燕国材,1990)还有其他种种说法。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合理吗?从邬大光讲的“非智力因素的八大功能”,我们是可以作出判断的。 1.定向功能。《功能》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活动,人类个体的学习活动亦是一种有目的活动。”“不论是随机性学习还是指向性学习,都对学习起着某种定向作用,这种原初的定向作用即来自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 何谓兴趣?照《功能》说,兴趣“表现为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探求真理时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其实质就带有指向性和方向性的功能。”简言之,兴趣就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兴趣的“情绪色彩”是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或可能得到满足的“信号”。兴趣作为认识活动的一种倾向,是人们在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离不开认识活动)中,因满足了某种需要而逐步形成的;在它形成之后,即对能够满足有关需要的事物,力求去认识它,或对之力求从事某种活动。 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因为学习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而引起的。 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他们是不会对学习有所兴趣的。不论这一认识过程学生是否“意识到了”,都是存在的。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仅仅由兴趣决定的。人们的活动的“目的”,是人们根据自己需要(兴趣仅是需要得到满足的“信号”)和对主客观的情况的认识结果而决定的活动进程的“里程碑”。没有认识活动,仅有主观的需要(或兴趣),“目的”是不会产生的。没有认识活动,也就没有认识活动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倾向”了。没有认识活动,人们在行为中就定不了“向”。 《功能》所说的“定向功能”,如果没有认识活动,它还能存在么? 2.动力功能。《功能》说:“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或情感体验与意志状态,都起到了推动学习的作用。动力功能是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功能。” 事情是很清楚的。任何动机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由需要转化而来的。这一转化的条件是“诱因”的存在。“诱因”是否存在,这必须通过认识活动才会知道。如此看来,认识活动是动机产生的必要前提之一;没有这一前提的存在,动机的“推动学习的作用”还有么? “学习兴趣”是学习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信号”。就此而论,“学习兴趣”可说是“学习动机”。 一切情感都是客观事物是否能够满足人们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仅是这种“是否能够满足”的“关系”的“信号”。这“关系”的产生,不是仅仅决定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人们的主观的需要。但是,没有认识活动,这“关系”绝对不能产生,情感是绝对无从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