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施途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熊贤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 金保华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教育评论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通识教育虽由来已久,但到20世纪末才形成一股声浪巨大的教育思潮。通识教育切中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是世纪之交对新型人才呼唤的回应。如何适应社会、教育发展、加大推行通识教育的力度?本文试图构建推行通识教育的方法系统,使通识教育能够真正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制度,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通识人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无庸讳言,所谓通识教育的“通”,是相对而言的,并非海阔天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其基本原则是文理渗透,各学科之间彼此交融,使学理工的懂得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文的也懂得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在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能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充分享受人生,亦能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既然通识教育的“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其内容与课程自然也不应海阔天空,浩瀚无边,而应该精心筛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学所实施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大类型:

      国家的历史与问题的知识。著名科学家吴大猷对此曾有过深刻精辟的论述:“通识教育的要义或理想,是使一个人有国家历史、社会问题的知识。”(注:《吴大猷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第214页。)时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杨叔子在美国访问的时候,一些华人教授给他提了一个意见,讲大陆的教育有缺陷,说:“你们培养出来的学生ABC很好,XYZ很好,也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不知道《史记》、《四书》,这种人能不能为中国服务?能不能为中华民族服务?”杨叔子对此深为感慨:“对祖国知之甚少,对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能不能够产生深厚的感情?能不能学成以后为自己的国家、民族服务呢?”(注:杨叔子:《永必求真,今应重善——21世纪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朱永新、徐亚东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245页。)所以,开设国家的历史和问题方面的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哲学和美育知识具有三种特殊作用:能调和感情,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陶冶人们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纯洁;能发展学生的“聪明器官”。学好哲学、文学、艺术是人生的重要一课。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在南京讲学和访问时,参观了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观毕,曾深刻地指出:“人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对于美和艺术有一些了解的话,这对他个人、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会有良好的影响。我希望通过大学的重视,带动各地教育机构和中小学都对素质教育重视起来。”(注:《杨振宁南大畅谈素质教育》,《光明日报》2000年4月27日。 )杨振宁的“人是多方面的观点”,正是通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他的“对他个人、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会有良好的影响”的观点,是实施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通识课程的出发点和依据。吴大猷也指出,一个人受过通识教育,“从他个人观点,可享受较丰美的人生,从社会观点,可对国家社会有较大的贡献”。(注:《吴大猷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 214页。)因此,在实行通识教育时开设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课程,于个人与社会益莫大焉。

      介绍科学发展、方法、精神的课程。无论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对于养成客观分析外界事物的习惯,是大有好处的。理工科的学生通过这些方面课程的学习,便于更早更快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开创未来的工作。文科的学生也要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学习自然科学的精神,从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学习各种学科的经验,丰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如果采取必要的数理统计方法、函数图、坐标系表示事物之间数的变化规律,不仅会使表述更准确、更科学,而且会使人一目了然。

      通识教育课程在实施上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少而精原则。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因为称之为“通识”便将各种课程作为“通识课程”一股脑儿向学生铺天盖地倾盆倒出。应选择最能代表学科核心内容的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对该学科主体精神有所把握,对该学科主要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有所了解。所谓“少”,即要求学生把握该学科的基本精神;所谓“精”,即指该课程不可枝枝蔓蔓,要突出主干。这类课程的开设,要能够养成学生对广泛求知的兴趣和习惯,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基础。

      独立原则。通识教育的内容与课程,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系统。它反对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和过分专业化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主张大学的发展要遵循自身的逻辑,以追求真理为崇高理想,为大学生遵循各自兴趣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大学要通过开设新的课程引导社会发展,但又不可一味地满足社会暂时或短期的需要而牺牲自己的独立性。大学虽然以引导社会发展为自己的职志,但它引导的方式是通过高价值的创造来影响社会发展。学校开设通识课程不要过多地考虑社会一时之需;学生选择课程也不要一味地去适应社会的需要,不要仅仅着眼于将来的职业,不要赶时髦,要看清楚自己宜于干什么,才去学什么。对于学生而言,其独立性就体现在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上。

      渗透原则。这里的渗透,主要指文理科之间的渗透和学校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包括文科与理科之间的交融,校园人文环境的耳濡目染。怀特海曾经深刻地指出,文理科大学生甚至都应该学习古典语言。“古典语言的最大优点是:使人的心灵同时受到各种伟大思想的熏陶。德高望重的希腊罗马的学者著作,在学生中不胫而走,广为流传。我们有些人至今仍然记得,在学生时代是怎样分析卢克莱修《关于宇宙性质的思考》的,又是怎样评述叙拉古(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南部的一个海港)战役的成败的”。从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可以吮吸到许多思想观念。他认为,“初等数学之所以步履维艰,不仅是由于它的不少思想观念被古典的权威著作吮吸殆尽,而且由于它仅仅被当做高等数学的一本枯燥绪言的汇编”。(注:《怀特海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 117页。)从怀特海的简短论述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文理渗透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